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有雨及霧, 氣溫約17-20度, (是日農曆初一, 海潮大漲及大落, 適合沿海邊作`捆邊遊).

今天行程由烏蛟騰開始, 沿九擔租, 到達分岔路後, 轉走"上路"(上路經犁頭石, 下路經上苗田, 下苗田, 三椏涌)到達三椏村, 先往碼頭看潮水的水位(最近天文台的天氣預報搞了數碼化後, 經常不準確), 再往三椏村的公廁旁, 跨過鐵欄上山, 往牛屎湖廢村, 經牛屎湖碼頭, 沿岸邊捆邊往西流江欣賞印洲塘的地標..."印洲", 繼續沿岸邊捆邊經拗魚咀返回三椏碼頭, 經三椏村, 走回"上路"到烏蛟騰乘車離開, 結束今天的雨霧中的世外桃源及看似中國水墨畫裡的印洲塘山水. 

印洲塘風光, 相片經過處理, 有些像六十年代的沙田Feel.



今天的計劃, 可說是擇日出發, 早兩星期便上天文台的網頁看潮汐表(有全年的各區潮汐預告, 西流江參考高流灣的潮汐站, 基本上每月的大潮在農歷初一與初二及十五與十六之間出現, 計算自己到達牛屎湖的時間是早上11時後, 便擇日在今天出發, 出發前幾天, 還看到有雨及霧, 莫非個天都想我看到這樣的美景, 今天的潮水最高時, 是早上約10:30, 其後便是退潮, 退到最低潮是下午約15:30, 即最少有五個小時可慢慢沿岸邊細看雨霧中看似水墨畫卷的印洲塘山水).




21日晚上的天氣預報, 一連七天的天氣, 氣溫, 濕度, 風力, 加上潮汐時間, 是2月22日當天最適合出發, 便決定去馬..


22日當天, 07:10到達烏蛟騰後, 便開始再落細雨, 一直落到下午二時後, 可說未停過, 返家後, 再上天文台的全天雨量分佈表看, 整個東北地區, 24小時內雨量紀錄有5-10mm之多.



06:25到達大埔墟鐵路站, 開往烏蛟騰的小巴開06:40, 如趕不及這班小巴, 下一班開的小巴開07:40
07:10到達烏蛟騰祠心路口前下車, 往前走往停車場的涼亭食早餐.
雨霧中的烏蛟騰村, 看來今天的天氣, 與我心目中的要求符合.
食完早餐起步.
07:50, 下雨天, 點都要影張起步標準相.
07:52, 烏蛟騰村.
植物上的雨中水點.
沿路景色.
原居民真客氣, 走到路邊讓我先走(回望).
走到上下路的分岔路口, 左邊上山是"上路", 直走是"下路". 同樣可往三椏村, 今天行程走"上路".
分岔路上山後回望.
山下的小徑是"下路".
雨霧中的山巒風光.
左是吊燈籠(山).
雨霧中的東北, 有些像水墨畫中的山水.
人在水墨畫中行, 不經不覺間到達早已荒廢的犁頭石村, 路旁還有個石磨.
上吊燈籠的路口.
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回望走過的山徑.
紅石門方向.
雨霧中的三椏涌.
繼續.
遠方的草地是三椏村.
雨霧中的三椏村.
植物上的雨後水珠.
09:32, 到達三椏村.
三椏村的十字路口, 稍後會向荔枝窩方向到公廁旁的上山路口, 現時先往海邊看看印洲塘的潮水水位.
回望走來的方向及雨霧中的吊燈籠.
雨稍為停止, 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潮水開始退卻.
三椏灣.
看到三椏灣鵝頭咀的水位, 水平如鏡.
影張用三椏灣作背景的標準相.
三椏的十字路口, 左是從犁頭石落來的"上路", 直走是往荔枝窩方向, 右是往三椏村碼頭, 現時我站立的背後, 是"下路".
三椏碼頭, 現時還未到退潮的時間, 細看四周風景.
鵝頭咀.
山下是稍後會由西流江沿岸邊走回這裡的石灘, 現時還在水下.
鵝頭咀的倒影.
海水清澈及水平如鏡, 四周都有山的倒影, 真係山在上中.
海水清澈.
10:15, 離開三椏村碼頭, 往公廁走.
10:22, 到達三椏村的公廁, 左邊的上山路, 在鐵欄外, 要跨欄過去.
上山的小路口, 有前輩綁上引路帶.
沿路上山, 兩旁都是灌木叢, 有些路段非常密及高, 但路胚清晰, 基本上是沿地下水管旁行, 地上間中看到水務設施的沙井鐵蓋, 可算是大路一條.
雨中的果實.
上山途中回望三椏灣.
這條路基本上沒有支路, 只是上到山頂的平地, 地上有幾個沙井的鐵蓋位及左有明顯的支路, 只要靠右直走, 便可到牛屎湖廢村, 兩旁的灌木, 令我褲管及鞋全濕透.
11:01, 約40分鐘路程, 到達已經荒廢的牛屎湖村.
荒廢的牛屎湖村內, 豎立一塊"泰山石敢當"的石碑, 莫非與廢村有關, 聽說, "泰山石敢當"可震懾靈界之用, 可能這條村曾經鬧鬼.
在荒廢的村屋四處探索.
村屋不多, 但可算陰深, 或許在密林內及石澗旁有關.
在廢屋牆上的詩句.
探險完, 繼續往牛屎湖走, 這裡的樹騰, 有些似荔枝窩的百花魚騰, 不過沒有荔枝窩的大及密.
11:17, 到達牛屎湖, 右邊還有碼頭, 前方的尖山是吉澳島上的黃幌山.
寧靜的牛屎湖, 間中聽到遠方的船隻, 在霧裡行駛的氣笛聲.
吉澳島上的黃幌山.
牛屎湖村碼頭.
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看岩上向的水痕, 看來正在退潮.
美景當前, 真想不到在雨霧中的景色, 比藍天白雲時還美, 雖然我首次雲遊到此地, 但在網上做功課時, 看到前輩的相片,大多數是在藍天白雲下拍攝.
美景處處, 不同的角度及位置看同一景物, 都有不同的景色, 可算"步移景換".
牛屎湖的內湖, 看到內湖的水, 流向外面, 證實是水退時刻, 可放心沿岸邊走往西流江.
要走過這條有塌陷缺口的海堤往碼頭走去.
回望走過的海堤.
其實東北一帶, 四處都可納入地質公園, 這裡雖然屬海岸公園, 因交通不便, 人跡罕見, 四處還保留原始的景色.
山與水的溶合, 間中有魚兒跳躍, 真係非常和諧.
稍後會沿這裡走往西流江.
水中有群初生的魚兒.
站在牛屎湖村的碼頭看四周風景, 如不是有潮水漲退的問題, 可能還會逗留長些時間看風景.
離開碼頭後, 沿海邊的岩石上走往西流江, 岩石上有兩隻看似大腳形的水潭.
不同顏色的石塊, 組成一塊大岩石.
可能人跡罕見, 海面漂流大量垃圾無人清理, 這裡屬海岸公園, 清理的責任應該是漁農處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管理局.
在岩石上行走, 水平望去, 雨霧中的湖光山色, 低頭看, 是顏色豐富及不同岩質的石塊, 看來我會再多走幾趟.
繼續沿彎彎曲曲的海岸線走(捆邊).
紋理及顏色都好美麗.
石上佈滿大小不一的小石洞.
雖然我沒有研究地質學的課題, 看到這樣豐富的地質, 非常興奮.
走在剛剛潮退的石灘, 踏在青綠色的海草上, 不過, 間中還會看到石灘上有漂來的垃圾, 大剎風景.
回望走過的海岸線, 由右邊走過來.
中間的山咀背後, 是牛屎湖村碼頭.
繼續往西流江走.
頁岩.
遠方是吉澳島及島上的黃幌山.
黃幌山.
假菠蘿(蘆兜).
如果不是水退...看來要涉水過或許要在樹底過.
回望牛屎湖.
紋理清晰.
回望牛屎湖.
繼續走向西流江.
這裡水清, 有幾個漁排.
漁排後方, 有石屎小徑通往西流江, 但不在我的計劃內.
石屎小路還有街燈.
這塊岩石, 在地圖上, 名叫"烏排", 地圖上看, 是有一條小堤可通往, 可能要潮水退卻後, 便可走過去.
吉澳的黃幌山與西流江的烏排.
雨還在下, 不過現時是微微雨, 影張與黃幌山合照的標準相.
一隻在海上尋找食糧的海鳥在飛翔, 還有艘水警快艇在飛馳, 看上去, 水警快艇在驅逐海鳥.
吉澳島.
吉澳島前的水道, 左有船隻在航行, 右有一群侯鳥在飛翔, 真係一幅美麗的畫卷.
前方是烏排, 後方是吉澳, 右邊有水警在飛馳.
不知是什麼植物.
漂流過來的膠瓶.
繼續沿海岸線走往西流江.
西流江碼頭, 中間的小島是"青洲".
12:26, 到達西流江.
寧靜的西流江.
回望走過的石灘.
左邊的小島是青洲, 右邊的岩石是烏排, 水位還未到可看到通往烏排的小堤.
西流江碼頭.
當然要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在霧中的吉澳黃幌山.
青洲, 烏排及吉澳.
烏排.
在西流江回望牛屎湖.
雨霧中的青洲.
看到右邊的印洲塘標誌....印洲, 左是"吉澳", 中間方向是"娥媚洲", 右邊前方是"印洲", 後方是"往灣洲".
左是青洲, 中間在雨霧中的是深圳鹽田港, 右是吉澳.
水泥入海的建築物, 看來是輸水管道, 對岸是吉澳.
風光如畫的印洲塘及印洲.
影張近看印洲的標準相.
細看印洲, 有小徑上頂.
雨霧中的吉澳.
這時, 有三隻惡佗地走來向我狂吠, 看牠們的樣子, 應該還未成年.
這隻白色的佗地, 走來摸底, 我不理牠, 繼續看風景, 牠們看到我不怕牠們, 便收聲不再向我狂吠.
西流江的石灘, 遠處的小島是"虎王洲".
傻瓜機拍下的西流江的景色.
這時, 霧又吹過來.
薄霧中的虎王洲.
西流江的民居, 看地圖樹林後方, 即石屎小徑與碼頭之間, 有小量的村屋及荒廢的學校, 看來村屋是廢屋, 為多留些時間沿岸邊走回三椏村碼頭, 沒有深入探險.
那隻白色的小佗地, 還在監視我的舉動, 看來牠都幾八卦, 左邊在石灘上, 那隻黑色的小佗地, 盈然看著我..

景色真係靚到難以形容.
不同角度, 加上霧的濃密度, 令到景色有不同的視角效果.
差點忘記與印洲影張合照.
個樣有些傻的小佗地.
13:09, 離開西流江, 往拗魚咀走.
虎王洲.
左是虎王洲, 右方遠處的山咀, 是拗魚咀.
岩石上的水潭, 潮水漲時, 海浪是會打到這裡.
淡水的輸水管.
有多個喉咀及水錶, 看來以前這裡是漁民的淡水補給地.
生長在岩石空隙的紅樹.
繼續往拗魚咀走, 看岩石的海水痕跡, 水漲時行走, 或許有些路段要攝水通過.
虎王洲.
回望走過的石灘.
大水湖, 黃竹涌方向.
上面的石塊, 像隻貓頭鷹.
清晰及不同顏色的紋理.
另一隻友善的原居民.
在我身旁走過.
頁岩.
現時雨停了, 遠方還有霧.
不同角度看虎王洲.
來不及逃跑的水母(海蜇或白炸).
繼續往前走, 前面右轉上山, 可通往牛屎湖的蹋陷海堤及碼頭.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方向.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方向.
船灣淡水湖郊遊徑方向.
孤身走我路.
人在水墨畫中行.
這艘漁船的出現, 豐富了畫面.
看來他在作業, 不停地遊弋.
令我讚嘆的山水.
好彩這裡交通不便, 否則便會成為萬宜水庫東壩的翻版, 遊人多及四處喧嘩.
這艘漁船做了我的Model, 他不停遊弋, 我不停地影個痛快, 背景處處都是美景.
經過處理後的相片, 有些像上世紀, 五六十年代的沙田Feel.
不同的背景及鏡頭的焦距, 有不同的效果.
漁船在掉頭.
漁船掉頭後, 再次入鏡.
過了可通往牛屎湖碼頭的小海灣後, 繼續往拗魚咀走.
回望.
回望走過的海岸, 中間的大石塊是印洲, 背景是吉澳.
左是虎王洲(前), 娥媚洲(後), 右是往灣洲.
它看海景(看到變石頭), 我又看海景.

14:08, 在此大休及午餐.
午餐面對的是大型水墨畫卷, 對岸遠處的山脊是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左邊的山是往灣洲的往灣西頂, 往右而下的是老沙田, 再右些的水道是紅石門水道, 最右中間的是咸魚埕(山).
紅石門水道.

回望, 左是西流江, 印洲, 遠處是吉澳, 右是虎王洲.
景色令我神魂癲倒, 如不是有潮水問題, 下次帶睡袋來看日出.
這裡一帶的水域屬印洲塘海岸公園.
岩石上帶有一片片的石片.
原來剛才在我身旁經過的原居民, 又走回頭.
怪石, 背後是紅石門水道.
看似一個人頭.
右前方的山咀是拗魚咀.
原居民還跟著我走, 當我停下來看風景, 牠又停下來陪我.
繼續往前走, 走完一個小內灣後, 又一個小內灣, 往前走時, 在我的270度方向, 有時看吉澳, 有時看紅石門, 有時看船灣郊遊徑下的群山.
在一個小內灣內看, 遠方是船灣郊遊徑下的群山, 右是拗魚咀.
在小內灣內看到紅石門及左邊的往灣西頂.
群山之美, 印象難忘, 看來我中毒都算深, 即時計劃在今年秋季再走一次今天這條路線.
又來到另一個小內灣.
前面的拗魚咀越來越近.
這裡的岩石, 幾乎全是紅色, 間中會有其它顏色.
往灣洲的往灣西頂.
大水湖及黃竹涌方向.
往灣洲的往灣西頂, 老沙田及右邊的紅石門水道.
往灣洲的老沙田及紅石門水道, 剛才的漁船又再出現在眼前.
繼續往拗魚咀走, 不是潮退要靠邊走及要穿林過.
水退走石灘雖然好, 但石頭上有非常多鋒利的蠔殼, 返家後, 洗刷鞋底上乾透的泥漿, 看似刀痕處處, 看來又要買新鞋.
往灣洲方向.
拗魚咀.
在拗魚咀回望西流江及虎王洲.
14:45, 到達拗魚咀, 前方的海灣是三椏灣.
在拗魚咀看船灣郊遊徑下的群山.
在拗魚咀看往灣洲.
帶紫紅色及奶黃色雙間的岩石.
經過拗魚咀後, 回望.
三椏灣, 繼續往三椏村碼頭走.
風光媚美的印洲塘海岸公園.
吊燈籠山下的三椏涌.
中間的小白點是三椏村碼頭上的導航燈.
對岸是三椏涌.
還未開始漲潮, 還可在石灘上走, 不然要攀石過.
三椏村碼頭.
寧靜又美麗的三椏灣.
回望走過的石灘, 看潮水留下的痕跡, 潮漲與潮退相差約四尺許, 水漲時要攀石過.
前方這個位, 水退都要沿海水痕跡上的石頭上走, 有少許要手腳並用, 不難, 路段約30m.
要攀爬的路段.
要攀爬的路段.
要攀爬的路段.
要攀爬的路段.
在攀爬的路段上, 俯瞰水清帶石的三椏灣海床.
.
又經過一個小內灣, 對岸是三椏涌一帶.
回望走過的內灣.
回望走過的拗魚咀(右).
回望, 左是拗魚咀, 海面是三椏灣.
越來越近石屎路, 對岸是三椏村的鵝頭咀.
左是鵝頭咀, 右是三椏村碼頭.
最後一段石灘路, 潮水還未漲.
三椏村碼頭.
右是鵝頭咀.
有兩隻佗地不停向我吠, 原來是三椏村士多的佗地, 看來今天不是假期, 牠們走出來找客源去幫襯牠的主人.
回望走過最後一段的石灘.
15:41, 走完石灘路, 踏上水泥路, 今天的梱邊(沿海岸行走), 到此結束, 計準潮汐時間行這條路, 都算安全.
回望走過的三椏灣及海岸, 景色一流.
往三椏村碼頭走.
三椏村碼頭.
看碼頭石級的水位, 於今早上差約3尺左右, 看來現今處於水漲週期.
今早的樓梯水位.
鵝頭咀.
返到三椏村.
三椏村的十字路口, 下一站, 經犁頭石返烏蛟騰.
15:49, 十字路口留腳印.
繼續往犁頭石方向上山.
再次回望薄霧裡的三椏村.
上山途中小休及回望三椏村方向.
返到今早經過上吊燈籠的路口.
走到犁頭石廢村.
楓香樹, 要看紅葉, 今年冬天請早.
薄霧中的山徑.
不知是什麼昆蟲的家.
葉片上的雨水
另一個上吊燈籠的路口.
下面橫向的山路, 是"下路", 越來越接近上, 下路的分岔路口.
16:53, 到達上, 下路的分岔路口.
植物上的水珠, 非常奇怪的形狀.
走完泥路, 過橋後, 便踏入九擔租的石屎路段.
途經一處鳳尾竹林, 旁邊還有溪澗, 落去看看.
17:24, 返到烏蛟騰村.
往小巴站走, 地上有片大紅葉, 下一班開返大埔墟的小巴開18:15, 可到小巴站大休等車.
還有片楓香樹葉.
到達烏蛟騰小巴站旁的家祠.
18:48, 返到大埔墟逛街.


行程到此結束, 謝謝觀賞.

 

 
arrow
arrow

    Y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