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天陰, 有薄霧, 氣溫19-25度.
今天行程, 環繞萬宜水庫走一圈, 在麥理浩徑起點柱, 沿麥理浩徑第一段走, 經西壩, 東壩, 接上第二段, 經浪茄, 西灣山, 到達吹筒坳, 轉走往西灣亭, 沿西貢西灣路走回麥理浩徑起點柱, 全程約22.5公里, 慢慢走了約12小時.
到達萬宜水庫後, 四周的群山有薄霧, 連西灣山山頂還在霧裡, 只好隨遇而安, 在下午天色好轉, 間中還出現陽光, 上到西灣山頂時, 站在高處遠望, 景色開陽, 能見度當然不及夏天高, 望向牌額山, 大蚊山及蚺蛇尖, 還有雲海出現, 真是不枉此行.
手機影全景相比較方便, 如用現有的相機影全景相, 回家還要用相機附送的軟件合成, 非常不便.
左是萬宜水庫, 右是官門水道, 兩者的水位高度, 相差看來有一百米多.
中間的堤壩是東壩.
站在萬宜水庫西壩上的全景相.
西壩下的創興水上活動中心, 官門水道, 滘西洲等等, 如天色好轉, 右邊可看到西貢的大金鐘及飛鵝山.
沙塘口, 沙橋, 東丫及北丫一帶.
萬宜水庫.
到達東壩.
東壩下的防波堤及破邊洲.
東壩上回望花山.
在東壩繼續走往浪茄.
不東角度看破邊洲, 有不同的景觀.
站在東壩的末端, 破邊洲, 花山, 花山下的海蝕洞及東壩的防波堤, 全部看到.
另一角度看萬宜水庫.
六角柱石.
鳥瞰浪茄灣, 左是浪茄海灘, 對岸的罾棚角咀下, 有多個海蝕洞.
浪茄灣, 右邊遠處的小山崗, 其實是一個小島(角度問題), 這小島名為 - 飯甑洲.
浪茄海灘.
西灣山上看,,,左邊的小沙灘是浪茄仔, 中間的沙灘是浪茄, 右邊的水面是萬宜水庫, 水位的高度明顯比浪茄高.
站在西灣山半山處看西灣山, 左邊的涼亭, 稍後是午餐及大休的地方.
浪茄仔.
站在西灣山上看風景, 左是浪茄灣, 中間是萬宜水庫.
西灣山上的觀景台, 左是萬宜水庫, 右是有西貢四灣之稱的大浪西灣, 咸田灣, 大灣及東灣, 還有在咸田灣及大灣位置後面的是香港三尖之一的蚺蛇尖, 可惜在霧裡, 未能看到其面目.
西貢四灣景色.
萬宜水庫.
山下的海域是西貢四灣.
回望, 右是西灣山, 山徑屬麥理浩徑第二段(剛才由此落山).
在西貢西灣路的最高位, 回望, 中間遠處是剛才走過的西灣山, 右是萬宜水庫.
踏入2014年1月後, 因九龍巴士路線重組, 如要乘坐07:00西貢開出的94號巴士, 要在"麥邊站"轉車, 以前乘搭99號到達西貢總站, 只是06:48-50之間, 轉乘07:00開出的94號是沒有問題, 重組後, 99號到達西貢總站是06:58-07:00之間, 只好改變已往的轉車習慣在麥邊站轉車.
麥邊站旁的西貢風光, 還有一個連沙的小島.
07:23, 麥理浩徑起點起步..
沿第一段走, 路邊散滿楓香樹的種子, 有些像流星鎚.
種子散落的對面, 有數棵楓香樹, 現剩下樹椏, 但地上佈滿楓香落葉.
不經不覺間, 走到離開麥徑起點柱的第三個燒烤場食早餐.
08:00, 到達萬宜水庫車路的分岔位, 亦是麥徑標距柱M002的所在地, 今天會沿右邊萬宜水庫路(麥徑第一段)直走往東壩及浪茄, 黃昏時右左邊的西貢西灣路回到這裡.
打咭記錄時間.
到達元五墳觀景台, 前面的海域是官門水道.
繼續走往西壩.
到達西霸, 影張到此一遊的起步相.
今天的行程是環湖走一圈, 不能盡慶欣賞地質公園的石貌.
西壩下風光.
西壩下的大草地, 已往是懲教處管轄的越南船民中心, 現是原居民 - 野牛的香格里拉.
官門水道風光.
西壩下的小沙灘, 是原居民野牛的飲水處, 有一頭牛正在走落沙灘..
下一站, 東壩.
紅色葉是山烏桕.
遠處的西灣山山頂還在霧中.
路旁的吊鐘花.
北臘灣.
山下是花山下的九重石灘, 右邊是往白臘仔.
左是白臘仔的海灣, 右是白臘灣.
白臘灣.
花山上的灌木叢中, 有一頭原居民路過..牠的耳上有塊黃色編號牌, 可說是牠的身份證.
到達東壩.
防波堤的錨石, 這塊紀念錨石上, 鑲有在建造萬宜水庫時因意外死亡的五位參與的建造者,
在東壩兩邊看風景.
東壩下的防波堤.
破邊洲.
這個角度可看到破邊州與花山咀之間的"神削峽"(水道).
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東壩與防波堤之間的海蝕洞.
防波堤外的海蝕洞.
下一站, 浪茄.
浪茄.
浪茄灣.
這個觀景台, 正確是觀"樹"台..(看不到外面的景觀).
降落在浪茄海灘.
走了四小時, 到達第二段.
在浪茄的教會戒毒"地方".
浪茄海灘, 我來了......
另一個.......
掟個靚灣......
完美降落..
到達浪茄海灘..
左是剛才玩滑翔傘的兩個洋人.
看來他們再上山玩多一次.
浪茄海灘.
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浪茄營地的水源...
上山前的警告..
下一站, 西灣山半山的涼亭午餐及大休.
上山途中, 回望浪茄.
到達半山的涼亭.
上到半山的涼亭, 經過後回望(先往外面看浪茄仔).
右下是浪茄仔.
罾棚角咀及浪茄仔, 最高點是大岩頂.
12:45, 返回涼頂午餐兼大休.
今天午餐, 有罐頭粟米粒, 方包, 兩隻鹵水雞翼, 還有咖啡及清水.
山下是浪茄.
一小時後, 13:45, 離開涼亭, 下一站, 西灣山頂.
回望食午餐的涼亭.
回望浪茄仔及罾棚角咀.
回望浪茄灣.
上山的路非常崎嶇, 如按照"上山容易落山難"的定律, 從浪茄過吹筒坳比從吹筒坳過浪茄安全及易行.
西灣山山頂的涼亭在前面的中間位置.
今早還意為上到西灣山, 因有霧而看不到萬宜水庫及四周風光, 隨遇而安到來, 霧以消散, 還有少許陽光, 看來個天待我不薄.
還看到西壩及壩後的官門水道.
中間後面的是花山,
這塊石是"禽渠石"(不能打出正字, 因我用Firefox不支援香港字).
雲海中的群峰, 遠處左是牌額山, 右是大蚊山,
看完雲海後, 到達西灣山之巔的涼亭.
西灣山不高, 只高314M.(漁農處與地政處的高度相差1.1米, 看來又是公務員各自為政的結果, 例如, 環保處所說, 香港境內的PM2.5值高(即天空佈滿有毒的懸浮粒子, 亦警告有呼吸道疾病的人減少戶外活動, 同是政府部門的天文台, 用語言"偽術", 美化成煙霞...
測量站(637)
萬宜水庫
測量站名稱: 西灣山
北緯度: 22°23'13.9"
東經度: 114°22'39.7"
高度: 315.1米
地區: 西貢
四周全是灌木包圍, 看不到風景.
路旁有吊鐘花, 但花朵不多.
大蚊山的雲海.
雲海中的蚺蛇尖.
這棵吊鐘花已落下, 嫩葉亦盛開..
到達西灣山觀景台, 這裡可看到西貢四灣及一尖, 四灣分別是左起的大浪西灣, 中間是咸田灣, 往右是大灣, 右是東灣, 一尖是在咸田灣與大灣(這個位置看)的背後 - 蚺蛇尖.
左是咸田灣, 右是大灣.
大浪西灣及雙鹿石澗, 左邊的草地及水池, 是蒙古佬 - 蒙古能源的魯連城所破壞自然所建的別墅, 已把雙鹿石澗出海位污染, 當然, 這果結果是西灣村土地擁有者都有份破壞, 現時還要封村, 不讓遠足人仕通過.
雙鹿石澗出海口,
咸田灣.
時清時霧, 雲海中的蚺蛇尖.
看到水氣貼着山脊乘風而上, 形成雲海.
現時站在約200多米高的地方看蚺蛇尖雲海.
站在觀景台看雲海, 不經不覺看了約半小時, 是離開往吹筒坳的時候.
萬宜水庫.
這棵不知名為什麼的植物, 嫩葉是紅色, 成長後轉為綠色的葉片..
又見吊鐘花, 可惜全部落花了, 還長出嫩芽.
沿途落山往吹筒坳走, 左是萬宜水庫, 右是一尖四灣景色, 這時, 蚺蛇尖還可看到.
吊鐘樹下, 地上的吊鐘花...
這棵吊鐘, 還有幾朵個未落花.
蚺蛇尖.
回望西灣山.
又見吊鍾, 看來花期到了尾聲, 明年請早.
水庫的線條好靚..
"禽渠石"(不能用正字打出, 因我用Firefox寫Blog, Firefox不支援香港字).
雲海中的蚺蛇尖, 帶着一種神聖的感覺.
落吹筒坳的山徑比落浪茄的山徑好.
Zoom In 蚺蛇尖..
西貢四灣中的其中三灣, 左是咸田灣, 中間是大灣, 右是東灣.
Zoom Out.
落山途中, 在另一個角度看一尖四灣.
回望走過的西灣山山徑.
西灣村的路被村民封閉, 但我有個疑民, 政府為他們修建村路, 豎立路燈, 電費當然是納稅人付出, 村民有沒有權把村路封閉, 不讓遠足人仕使用, 看來又是各個政府部門, 互相卸責.
在這個水平線上看西貢四灣, 山下是西灣村, 即大浪西灣, 樹林旁的水潭, 名為夾萬坑, 聽說是風水寶地.
回望西灣山, 山體不險峻.
這裡又見吊鐘, 但不多.
到達吹筒坳前(還有約200M到達), 最後一枝麥理浩徑的標距柱, 按每枝500M計, 由第一段起點柱開始計算, 到達這裡已經走了14.5公里, 走了9.5小時, 平均每小時走1.5公里, 步速超慢....
落花本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吹筒坳前的涼亭.
16:55, 到達吹筒坳.
下一站, 西灣亭.
另一角度看 - "禽渠石"(不能用正字打出, 因我用Firefox寫Blog, Firefox不支援香港字).
離開吹筒坳後, 約28分鐘, 到達西灣亭.(吹筒坳到此, 約1.8公里, 走到這裡走了約16.5公里.
從西灣亭走往北潭涌, 還有6.5公里, 但走到巴士站, 約6公里, 所以今天全程只約22.5公里.
沿西貢西灣路走往麥理浩起點柱.
回望`過的西貢西灣路.
左方遠處是西灣山.
對岸護土牆(灰白色)的橫向路, 是萬宜水庫路, 即麥理浩徑第一段中, M013"水庫邊沿的大直路"路段.
晚霞伴我走回巴士站.
中間的山峰是飛鵝山.
還看到馬鞍山上的大金鐘(中間的山峰).
走到這裡, 有消防車, 還有救援車, 警車及十字車駛往西灣亭方向, 稍後還有飛行服務隊的直升機在頭上飛過, 不知發生什麼事.
繼續走往巴士站.
來包栗子....
到達M002, 救援隊收隊離開...
M002, 分岔路的涼亭, 今早在涼亭後面往左走往西壩, 東壩及浪茄.
18:55, 返到今早的麥徑起點柱, 完成22.5公里的環湖行, 慢慢行, 行了11.5小時.
到達巴士站乘巴士返西貢..
行程到此結束, 謝謝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