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中午氣溫高達27度, 天晴, 能見度頗高, 便決定走一轉邊境的不知名山脊看漁塘景色.
今天提早食過午飯後出發, 從上水彩園路的大頭嶺沿石上河畔走, 經雙魚河, 梧桐河到得月樓禁區前, 轉走得月樓村的鄉村小路, 接上快景路, 到達料壆村, 沿料壆路往馬草壟方向走, 途經一處分岔路, 右轉上山往廢棄的麥景陶警崗, 接上在警崗旁的小徑往山脊走(山脊上有地政處的參考點 - 82.1M), 沿山脊落山, 到達料壆村的荒廢田野, 經料壆村, 快景路, 到達一處地政處的網上地圖, 標上"雙孖鯉魚", 沿石級到達兩個墳墓(看來"雙孖鯉魚"是指這兩座墳), 接上路胚清晰的小徑, 往一處小山崗走, 地圖只標示72.9M高度, 看完有歷史性的"羅湖橋"景觀後, 沿原路返回快景路, 經得月樓警崗, 接回梧桐河, 雙魚河, 石上河走到今天的起點 - 大頭嶺村結束
今天的起步及終點地點 - 大頭嶺村門樓.
石上河.
石上河.
塱原濕地.
荷花還未有, 只有苛葉.
到達雙魚河.
大石磨.
梧桐河.
直走..
得月樓警崗.
經得月樓村往快景路走.
快景路.
料壆村.
沿料壆路走, 走到這裡轉右往麥景陶警崗.
左是鐵坑山, 右是麥景陶警崗的小山崗.
鐵坑山.
馬草壟, 遠處的山分別是麒麟山, 大羅天及雞公嶺.
還看到大刀刃及大帽山(大霧山).
深圳景觀.
邊境漁塘 - 大落沙.
大石磨.
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中間的小山崗是"雙孖鯉魚", 稍後行上去看羅湖橋.
"執笠"(荒廢)的麥警陶警崗.
沿小路走往山脊看漁塘.
回望麥景陶警崗.
山脊路胚清晰.
遠處的小山崗是"雙孖鯉魚".
山脊上的漁塘與城市景色, 這種景觀看來只有這處有.
蠔殼圍一帶的漁塘.
鐵坑山.
看完風景, 今天的下午茶, 雞髀及韓國啤酒.
沿山脊落山, 下一站, 雙孖鯉魚, 早幾個月前有山火, 現時有植物長出來.
回望.
山脊上有多條看似戰壕的坑道, 應是前英軍所掘, 用來監視當年還是"鐵幕國家"的深圳農村一帶.
途經一個荒廢的古墓, 墓碑上已看不到碑文.
到達料壆村的荒田(直走是快景路).
到達荒田的出口回望山徑, 雖然灌木及雜草叢生, 只要撥草, 路胚還是可見.
接上左邊的鄉村小路往料壆村走(右是出來的山徑).
這裡有好多蜻蜓..
到達料壆村.
到達上"雙孖鯉魚"的石級.
鳥瞰料壆村及走過的山脊(中間的山崗是麥景陶警崗, 往右走落山).
另一角度看得月樓警崗.
大石磨.
遠處的鐵杆是目的地.
到達鐵杆後的景色..
羅湖橋, 回想在文革期間, 隨同父母回鄉探親, 在這裡排隊及要填寫"回鄉介紹書"期間, 還要聽他們的"洗腦宣傳"..
這個山是沙嶺, 屬禁區範圍, 現是只有春秋二祭開放, 兩年後, 禁區全面開放後, 上山走走.
鐵杆旁還有山徑落山, 看方向, 下面是新的邊境禁區, 但有引路帶......
返到得月樓, 回望走過的"雙孖鯉魚".
得月樓警崗..
走私者把一車一車的私貨往羅湖車站推去, 再用人海戰術(螞蟻搬家)的方法, 帶到有關稅的深圳(水貨, 如兩地對這種貨物沒有關稅, 可稱水貨, 但其中一方有關稅, 應屬走私).
踏上歸途.
大石磨的警方通訊轉發設備.
直走石上河, 右轉繼續雙魚河.
行程到此結束, 謝謝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