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多雲, 間中有陽光, 青衣氣溫早晚低至15度, 午間高達22度.
今天行程, 從青衣港鐵站外的巴士總站開始, 順時針環走青衣島一個圈, 途經之處, 有公園, 有楓香, 有橋樑, 有海景, 有山景, 還有貨櫃"山", 有貨櫃碼頭, 有船塢, 有自然徑, 最後返回青衣港鐵站外的巴士總站結束, 全程約19.5公里, 慢慢遊, 玩了16小時.
在青衣能看到的九條橋分別是 : 青衣北橋, 港鐵葵青橋, 三號幹線葵青橋, 舊青衣南橋, 新青衣南橋, 昂船洲大橋, 青馬大橋樑, 新汀九橋(這八條橋, 全部連接到青衣島上), 還有一條, 只能遠眺的"汲水門大橋,
橫跨藍巴勒海峽"五條橋其中的三橋", 左是三號幹線的葵青橋, 右是新舊兩條的青衣南橋.
昂船洲大橋.
汲水門大橋(左), 青馬大橋(右).
汲水門大橋.
青馬大橋.
中間的是獅子山.
尖峰是城門水塘旁的尖山.
青馬大橋.
新汀九橋.
橫跨藍巴勒海峽的三號幹線葵青橋.
今天忘記用GPS記錄行程路線, 行了一半先發現, 只好用手繪一張路線圖.
07:29. 在青衣港鐵站的巴士總站起步.
差不多16小時, 晚上 23:10, 返到巴士總站.
青衣北橋.
青衣海濱花園.
影張起步標準相.
青衣北橋.
港鐵葵青橋.
三號幹線葵青橋.
離開海濱公園, 走往青衣公園賞楓.
英國式的涼亭.
湖邊的水松樹.
雞蛋花林.
公園內約有十棵楓香, 有幾棵還是全綠, 有些開始轉紅.
左面的楓香, 整棵還是全綠.
公園四處有檯椅, 為享受生活, 在楓香旁食早餐.
兩個吞拿魚包及咖啡.
這塊頁有殘缺美.
下面這個人在行來行去, 為我的相片添加生氣.
繼續在青衣公園四處逛.
水松樹.
有八棵雞蛋花樹.
離開青衣公園後, 往長青村走.
長青村.
村內的天井形大廈.
長青村的觀景台(其實是遊樂場).
這裡是觀看三號幹線葵青橋及新舊青衣南橋的最佳地方.
影張到此觀橋的標準相.
藍巴勒海峽, 分開青衣與葵涌.
藍巴勒海峽.
三號幹線葵青橋,
青衣南橋(左是舊橋, 右是新橋, 說歷史, 舊橋不是政府所建, 是當年青衣油庫及其他倉庫出資興建, 方便自己運輸, 現收歸政府所有).
三號幹線.
這裡還可看到昂船洲大橋.
還可看到大霧山.
離開觀景台後, 經車路往商場買午餐.
入到商場, 有間"七仔", 買了叮飯往昂船洲大橋下的海堤食午餐.
離開長青村後, 走往昂船洲大橋.
貨櫃碼頭.
貨櫃碼頭.
呢個就是我說的"貨櫃山", 可說整條路兩旁, 有冇數咁多....
貨櫃碼頭.
看到昂船洲大橋.
貨櫃碼頭.
昂船洲大橋.
回望走過的行人路(右).
昂船洲大橋.
影張到此觀橋的標準相.
影張到此觀橋的標準相.
昂船洲大橋.
下一站, 走往海堤, (左是出海堤的祕道)
出海堤的祕道.
到達海堤, 這裡的防波石, 外形與萬宜水庫東壩的防波石不同.
昂船洲大橋, 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享受生活, 在此午餐.
今天的"七仔叮飯"是土魷肉餅飯, 還有今早剩下的半瓶咖啡.
離開前, 影多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經祕道返回車路.
下一站, 青衣自然徑.
中華電力.
這幅牆裡面, 是前青衣發電廠的輸電纜往電塔的電纜通道.
中華電力現時的露天倉庫, 前身是青衣發電廠.
這裡還可看到昂船洲大橋.
對岸是港島.
看到青馬大橋(左)及新汀九橋(右)
護土牆.
這裡看到汲水門大橋及青馬大橋, 還有山下的船塢.
汲水門大橋.
汲水門大橋.
青馬大橋.
青馬大橋(左)及新汀九橋(右).
污染空氣.
浮塢.
消防局.
橫過西草灣路.
洋紫荊.
右是岸船洲大橋來回青馬大橋及新汀九橋的幹道.
汲水門大橋.
鏡頭角度不夠廣闊, 分開兩張相.
約15:00, 到達青衣自然徑.
雙徑混合.
今天到此的目的是看橋, 有小徑便入去看看.
兜了個圈都看不到橋, 在左邊返上來.
左是大老山, 中間的是獅子山, 右是筆架山.
尖山.
尖峰的是尖山.
回望走上來的石級.
這裡還看到橫跨藍巴勒海峽的港鐵葵青橋及遠處的尖山.
測量站(4004.16) 測量站名稱: 寮肚, 地區: 葵青
北緯度: 22°20'58.3", 東經度: 114°5'33.9", 高度: 214.7米.
到達一號涼亭, 走到崖邊回望一號涼亭.
這裡看到青馬大橋, 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但有霧霾(天文台說是煙霞, 不是霧霾), 加上現時太陽的角度及光線, 有些矇矓.
有些矇矓美.
二號涼亭.
回望二號涼亭.
繼續走.
看似青山地貌.
白樺樹林.
走到這裡, 遇到貴人, 一對夫婦, 向他們問路, 他們知到影橋的護土牆入口在那裡, 他們亦往那處走, 可帶我前往, 連忙道謝, 果然出路遇貴人, 慳回不少時間搵路....左走.
途經一處, 亦可看到青馬大橋.
測量站(403) 青衣北, 測量站名稱: 石環, 地區: 葵青
北緯度: 22°21'19.9", 東經度: 114°5'17.7", 高度: 219.3米
到達三號涼亭.
往護土牆的入口方向, 道謝過帶路的夫婦後, 時間還早, 先四處逛.
返回測量站(403)旁, 再補拍青馬橋.
時間差不多, 應該要出去護土牆, 返回三號涼亭(路牌寫觀景亭 ??.涼亭是在樹林內, 是觀樹嗎??).
返到三號亭.
回望, 左是走來的山徑, 右邊的盡頭處是往護土牆小徑的出入口(其實入護土牆, 有多條小徑可到, 護土牆是由人工的引水溝互通, 只要到達護土牆, 整個弧形的青馬景觀, 全部看到).
小徑的出入口, 路胚現時還非常清晰.
走約五十公尺, 到達鐵絲網, 小徑的路況可說是平坦.
穿過鐵絲網後, 往上走, 往下走都得, 因護土牆的人工水溝是互通, 我選往下走.
經過多段樓梯, 到達一處平台, 還看到新汀九橋.
這個平台, 還可看到青馬大橋, 景觀角度約有160度左右.
青馬大橋及後面的汲水門大橋.
影張到此觀橋的標準相.
沿地上的人工引水溝走往另一處觀橋.
沿地上的人工引水溝走往另一處觀橋.
沿路的景觀不錯.
繼續往另一處觀橋.
回望.
到達呢個地方, 天快黑, 而且有個平台, 今天會在此處掉頭, 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靜待大橋亮燈.
亮燈後的青馬, 當然要影張Magic Hour景, 順便說說我的縮時影片為什麼會是4:3的比例幅度, 因為相機只得一部, 個人喜愛相片幅度比例是的是4:3, 我拍攝縮時影片的方法是用連續的相片去製作縮時影片, 這樣, 要顧及相片質素, 只好放棄影片的16:9比例的幅度, 如用Video去做縮時影片, 畫質沒有相片做的好(當然可用4K畫質去拍), 尤其是在光源太暗的環境下, 還有一個缺點是耗電量大及檔案太大, 不符合用電池外拍.
用不同的設定, 可拍出不同的效果.
這張還加上一片8X的ND, 加長曝光時間, 汽車的燈光像流水般, 非常好看.
新汀九橋.
輕微震動的光影效果.
正常校果.
臨走時, 差點忘記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新汀九橋方向.
臨走時, 差點忘記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青馬大橋方向.
執齊物品, 確定沒有留下垃圾, 離開.
返到鐵絲網.
返到三號涼亭.
往野餐場地再影青馬大橋夜景.
今天經過的測量站(403) 青衣北, 測量站名稱: 石環, 地區: 葵青
北緯度: 22°21'19.9", 東經度: 114°5'17.7", 高度: 219.3米
到達野餐場地.
另一角度看青馬大橋夜景.
野餐場還可看青衣市區及港島方向夜景.
約21:30, 要落山.
落山途經兩三座在路邊的豪宅(墳墓), 看不到有異樣.
回歸紀念亭.
往長亨村還有一公里.
看到馬路.
離開青衣自然徑北出口回望, 兩條樓梯都是一樣.
下一站, 長亨村食飯.
21:50, 到達長亨村商場, 快餐店已關門.
還好, 有間七仔.
最方便還是叮飯.
長亨村晚餐, 鳳爪排骨飯及清水.
晚飯後即走, 未班巴士開00:00, 還是早些落海濱花園影夜景.
10:49, 到達海濱花園, 在此影夜景, 不用腳架, 否則趕不及尾班車回家.
手持夜拍的效果, 當然沒有長時間曝光靚, 但還可接受.
青衣北橋.
荃灣夜景.
港鐵的葵青橋,
港鐵的葵青橋, 有列車經過.
港鐵的葵青橋, 後面是青衣北橋.
有列車經過.
三號幹線葵青橋及港島夜景.
三號幹線葵青橋及港島夜景(右邊的橋塔是昂船洲大橋).
23:11, 到達青衣鐵路站的巴士總站.
乘搭未班前三班的巴士回家.
再見青衣...
行程到此結束, 謝謝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