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伯克級驅逐艦(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 或稱 - 美國神盾級驅逐艦
斯特雷號 USS Sterett(DDG)104
資料來源 : http://www.navysite.de/dd/ddg104.htm
USS STERETT is one of the ARLEIGH BURKE Flight IIA guided missile destroyers and the fourth ship in the Navy to bear the nam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warded: September 13, 2002
Keel laid(安放龍骨): November 17, 2005
Launched(下水): May 20, 2007
Commissioned(服役): June 26, 2008
Builder(建造者): Bath Iron Works, Bath, Maine (巴斯鋼鐵廠)
Propulsion system(動力系統): four General Electric LM 2500 gas turbine engines
Propellers(推進器(車葉)): two
Length(艦身長度): 508,5 feet (155 meters)
Beam(艦身闊度): 67 feet (20.4 meters)
Draft(吃水深度): 30,5 feet (9.3 meters)
Displacement(排水量): approx. 9,200 tons full load ( 滿載時 - 9,200噸)
Speed(航速) : 32 knots 32海哩, 約58公里)
Aircraft(艦載直升機): two SH-60 (LAMPS 3) helicopters
Armament(武器): one Mk-45 5"/62 caliber lightweight gun, two Mk-41 VLS for Standard missiles and Tomahawk ASM/LAM, one 20mm Phalanx CIWS, two Mk-32 triple torpedo tubes for Mk-50 and Mk-46 torpedoes, two Mk 38 Mod 2 25mm machine gun systems
Homeport(所屬母港): San Diego, Calif.
Crew(艦上人員): approx. 320
--------------------------------------------------------------------
原來USS Sterett (DDG-104) 是美國海軍用Sterett作艦名是第四艘的軍艦.
資料來源 : https://www.facebook.com/pg/USSSterett/about/?ref=page_internal
Previously Named USS Sterett's
Four ships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y have borne the name USS Sterett in honor of Master Commandant Andrew Sterett (1778-1807), who served during the Quasi-War with France and the Barbary Wars.
The first USS Sterett (DD-27), a three-stack, modified Paulding-class destroyer (a type of ship often referred to as a "flivver") saw action during World War I.
The second USS Sterett (DD-407), a Benham-class destroyer, saw ac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The third USS Sterett (DLG/CG-31), a Belknap-class guided missile cruiser, saw action in the Vietnam War and the Cold War.
The fourth USS Sterett (DDG-104) an Arleigh Burke-class destroyer commissioned on August 9, 2008.
--------------------------------------------------------------------
有關 :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 或稱 - 美國神盾級驅逐艦的其它資料
資料來源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5%88%A9%C2%B7%E4%BC%AF%E5%85%8B%E7%B4%9A%E9%A9%85%E9%80%90%E8%89%A6
http://www.twwiki.com/wiki/%E7%BE%8E%E5%9C%8B%E9%98%BF%E5%88%A9-%E4%BC%AF%E5%85%8B%E7%B4%9A%E5%B0%8E%E5%BD%88%E9%A9%85%E9%80%90%E8%89%A6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Arleigh Burke class destroyer)是美國海軍旗下一個配備了神盾戰鬥系統和AN/SPY-1 3D相位陣列雷達的驅逐艦艦級,主要任務要求為協同戰鬥作戰群的防空作戰。
第一艘亞里·勃克級驅逐艦於1991年7月4日下水,以替換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庫欣號(USS Cushing DD-985),之後同級艦陸續加入美國海軍以替代其他較為舊型的驅逐艦級,
並在2005年9月21日之後成為美國海軍唯一操作中的現役驅逐艦級。
本艦級的命名源自美國海軍上將亞里·勃克,是二戰時代最有名的驅逐艦軍官。
勃克本人在一號艦亞里·勃克號下水時仍在世,其在服役典禮上說:「此艦為戰而生,你們擁有的是世上最好的戰艦。」
包含進入21世紀後重啟的新艦建造計畫,同級艦共計劃建造79艘。
阿利·伯克級驅逐艦 第一艘於1991/7/4下水.以替換史普魯恩斯級驅逐艦,USS Cushing號, 2005/9/21, 阿利·伯克級成為美國海軍唯一現役驅逐艦.
1 美國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簡介
本級艦是用上將Arleigh Burke之名命名阿利·伯克級, 他是二次大戰最有名的驅逐艦軍官一直活到首艘伯克級下水還在世, 他在服役典禮上說: "此艦為戰而生;你們擁有的是世上最好的戰艦."
日本海上自衛隊也操作四艘Flight I 構型的阿利·伯克級改裝版,命名為金剛型護衛艦. 另外有三艘將於2010下水,並升級為Flight IIA標準.
2 美國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特徵
阿利·伯克級 是至今世界上最大最強的驅逐艦, 重量和火力還超過許多巡洋艦. (更大的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 是在史普魯恩斯級的船體基礎上建造, 所以一開始就是以巡洋艦標準設計.) 伯克級建造打破傳統,完全用鋼製, 沒有用鋼鐵船底和鋁製上部混合法. (還是有鋁桅竿以減低重量). 因為1975年USS Belknap (CG-26)號失火鋁製上部全毀以及觀察英國軍艦在 福克蘭群島戰爭 受損結論,而決定全鋼製.
阿利·伯克級 也是第一艘有核生化空氣過濾器的防護戰艦.
3 美國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研發過程
1980 年美國海軍設立七個造艦契約. 1983產生三個競爭者; 巴斯鋼鐵,陶德船廠和殷格司造船公司. 1985/4/3 巴斯鋼鐵得到3億2千190萬美金的合約頭期款建造柏克級首艦,
USS Arleigh Burke (DDG-51)號. 船體約$11億美金, 另外$7億7千8百萬是武器系統和神盾系統.
之後的Flight IIA 構型有許多新功能, 也有人建議改名"Oscar Austin" 級後來未改 , USS Oscar Austin (DDG-79)是首艦. 增加了兩個停機棚給反潛直升機,
加裝新型的5吋/62口徑艦炮(裝於DDG-81和之後的艦).Flight IIA 也修改了煙囪構造將囪斗埋入,也成為外觀最明顯改變.
美國海軍最近開現代化升級案,加強艦炮系統因為美國國會關切在艾奧瓦級戰艦退役后岸轟能力不夠. 所以 Flight I型的延伸5吋艦炮射程變成當務之急,
藉由新型引導式彈藥 (ERGMs)讓船可以在40海浬外岸轟.
4 美國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改良
美軍最近推動一系列神盾艦現代化方案. 減少人員, 增加任務效用, 減少維護成本. 現代化科技也直接用在DDG 111 和 112的建造, 之後再翻修DDG Flight I 和 II 構型的船。
5 美國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服役事件
2000年十月阿利·伯克級神盾艦: USS Cole (DDG-67)號在葉門被自殺小艇撞破船身. 2001年修復.
6 美國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 -生產商
船體: 巴斯鋼鐵、通用動力和諾斯羅普·格魯曼造船公司
SPY-1雷達和神盾系統: 洛克希德
這張相是2017年4月29日早上, 斯特雷號 USS Sterett(DDG)104, 到達堅尼地城, 正在靠泊招商局碼頭, 相片來源是 斯特雷號 USS Sterett(DDG)104 的FackBook, 看來應該是美國海軍駐艦的攝影師所拍攝.
2017年5月1日, 大約11:00到達, 天色不是太好, 拍攝多角度一個圈的軍艦相片後, 往午餐, 午餐後, 開始有藍天白雲, 一直拍攝(其實是等待艦上的衛兵巡邏的步姿), 一直到17:45左右離開.
這個外國人在無遮擋下對著軍艦用航拍機拍攝軍艦, 可能被艦上人員發現, 報警處理, 最後是警告了事, 今天亦有多架航拍機拍軍艦 只是"駕駛員"沒有他這樣高調, 曝露在空曠地方"駕駛"航拍機.
黃昏時, 光線最靚, 海面的波光在駕駛室的玻璃窗看到, 軍艦像航行中.
約六個小時的多角度拍攝, 到此為止, 謝謝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