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氣溫27-30度, 天晴, 能見度頗高.
今天選擇一條心儀已久的路線, 是深圳鹽田的綠道及海濱棧道(兩條路線是並行, 棧道上, 因有些路段屬邊防禁區, 所以要使用綠道), 這條路線, 據深圳政府的網頁, 單車及徒步佳宜, 今天我選擇徒步去完成.
深圳綠道地圖 http://www.gardencity.com.cn/szld/map.htm
這條路線是沿海邊走, 可看到香港東北的山巒美景, 身處新界東北各條遠足路線上行走, 亦不知遠觀東北的景色是如此壯麗, 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及有遊子在他地望鄉的感覺.
今天選擇從沙頭角口岸入深圳, 在上水廣場乘坐頭班過境巴士(開06:50), 到達沙頭角是07:30, 如乘火車往羅湖, 轉乘巴士往沙頭角, 羅湖往沙頭角車程約50-60分鐘, 直接乘巴士往沙頭角過境是最快捷的路線, 羅湖有巴士到大梅沙及小梅沙, 綠道的起點, 現時在華僑墓園旁(揹仔角), 下車站是"墓園西站"(棧道現時還在向大鵬方向伸延), 沿棧道及綠道走, 經小梅沙, 大梅沙, 鹽田漁港, 鹽田貨櫃碼頭, 沙頭角海濱, 走到綠道的終點 - 沙頭角中英街禁區前止, 官方的長度是19.6公里, 從沙頭角口岸往"新一佳"巴士站約500M, 所以全程超過20公里, 因起步點是在華僑墓園旁, 所以要在沙頭角的"新一佳站"轉乘M362號巴士往華僑墓園起步.
在沙頭角買些糧水及食早餐(大小梅沙有補給, 飲料價格比沙頭角的便利店貴約50-80%, 大陸的旅遊區, 一定貴, 相比海南島, 只是一小刀斬你, 沒有用大刀斬你, 以算他們有良心).
09:10, 到達起點華僑墓園西站下車.
沿途有多過驛站, 有洗手間, 但沒有糧水補給.
驛站旁的景色.
小梅沙.
左落海濱棧道, 右是綠道.
影張起步標準相, 背景是香港東北的山巒景色, 最近的海島是吉澳.
小梅沙方向, 但我先走往另一邊 - 棧道的盡頭(起點), 離這裡約400m.
吉澳, 還可看到船灣淡水湖郊遊徑所經過的山脊.
往棧道的起點.
看到這麼靚的景色, 真想落去玩水.
走到棧道"現時"的盡頭, 前面所見, 棧道還在修建, 看來遲些應該可通往大鵬.
09:50, 起步走返沙頭角, 這張應該是真正的起步相, 今天穿上涼鞋, 是為方便玩水.
還可看到蚺蛇尖.
走到這裡是這段棧道的盡頭, 要上山返回綠道繼續.
鹽田綠道.
看風景還是在綠道上看好, 但有些路段被植物遮擋.
左下是剛才走過的棧道,
藍天白雲下的香港東北山巒景色.
小梅沙.
小梅沙的翻版黃鴨(要30元入小梅沙海灘).
綠道因地形而斷開, 要走一少段車路.
到達小梅沙, 順路看看這個海洋世界, 150元入場看海豚表演, 場外聽到表演時, 訓練員稱呼海豚時, 海豚全是英文名, 看來海豚表演是洋人玩意, 用回英文名來吸引中國人入場.
有輛民用的吉普車, 不知是不是"北京吉普".
小梅沙海灘包裝成為景區, 要收30元入場費...
當然不會雙手奉上30元入去看那隻翻版黃鴨, 透過圍欄影張相便走.
離開小梅沙, 下一站, 大梅沙.
中國現時四處都有翻版黃鴨, 今年三月在杭州及武漢, 都見過牠.
繼續沿鹽田綠道走往大梅沙.
在綠道上, 還是可看見香港東北的景色, 遠處的尖山是香港三尖的蚺蛇尖, 最右邊的是吉澳.
看了很久, 分不出那個山是東北那裡, 最右的是吉澳.
蚺蛇尖.
藍天白雲及一望無際的海洋, 又令我回想起三十多年前的海員生涯.
這裡還可看到今天的起步點 - 揹仔角.
今天的起步點(棧道盡頭).
下面的棧道, 因上次颱風 - 海鷗吹襲時損毀, 這段棧道的出入口都有保安看守, 不讓遊人進入.
綠道上回望, 下面是海濱棧道, 對面的山咀是今早的起步點 - 揹仔角.
這個小島有些像印洲塘上的印洲, 遠處的山脊"應該是"八仙嶺一帶的山巒, 左方的尖峰, "應該是"吊燈籠.
棧道果然損毀嚴重.
不同的地點及角度看, 總有些不同, 套用大陸人的說法 - "步移景換".
人在東北遠足, 亦不知東北的山巒如此壯麗, 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看來這個尖山, 應是吉澳上的黃幌山.
高低遠近, 非常有層次感.
大梅沙.
下面的棧道有颱風海鷗而損毀, 如走下面的棧道, 走到這裡又要再返回綠道.
下面有邊防基地, 屬軍事用地, 所以下面沒有棧道貫通.
到達大梅沙, 這裡有個遊艇會.
大梅沙的地標, 是個觀景台, 今天沒有開放.
大梅沙海灘對面的購物村(地產項目, 配合整個大小梅沙, 及華僑城的發展, 全是帶歐陸色彩的建築).
天氣太熱, 在旁邊的小店買了啤酒, 午餐兼大休, 原想落沙灘午餐, 小店的老板跟我來個"溫馨提示"(大陸用語), 酒精類的飲品不能帶入海灘.
今早在沙頭角早餐時買了四個"蔥花卷"作午餐.
山上有風力發電機.
午餐後, 橫過馬路便是海灘.
海濱公園即是指這個沙灘.
進入海灘要用閘機, 自己按制, 通過, 在海灘的人數便更新了..
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今天穿了涼鞋, 可以玩水了....
右邊的山咀是今早起步的揹仔角.
玩水中....
另一角度看那個似香港印洲的小島.
這個角度看遠處的蚺蛇尖, 左邊的山脊應該是塔門.
大梅沙的救生員是用水上電單車巡邏, 不像香港用人力划動的小艇.
看到遠處的船灣淡水湖郊遊徑, 左邊有明顯坳位的, 看來是鹿湖峒, 右邊的山坳, 應是紅石門坳, 前方有兩處沙灘的地方, 看來應該是娥媚洲(背後是印洲塘).
左是塔門, 右是蚺蛇尖.
吉澳.
蚺蛇尖, 小島是赤洲.
還看到大亞灣核電廠.
大亞灣核電廠.
原想由右邊的海濱棧道走, 最後還是走綠道好, 可鳥瞰風景.
離開前, 只留下影子.
離開大梅沙後, 沿綠道走往下一站 - 鹽田.
回望大梅沙.
今早出發的起點 - 揹仔角, 遠處的山是深圳第已高山 - 七娘山, 看來正在興建的海濱棧道一定會經過南澳, 在幾年前, 海濱棧道開放時, 深圳有關報導是這條棧道全長65公里, 看來應該會修築到惠陽市的澳頭止.
捨下面的海濱棧道而行, 為的是站在高處看風景.
修築在山坡處, 看似木屋的環保式豪宅.
在綠道巡邏的保安人員.
大亞灣核電廠.
對岸的海濱棧道今早已走過.
鹽田港, 背景的山脊是香港的東北風景線.
這裡還可看到吉澳上的黃幌山.
蚺蛇尖, 娥娓洲, 吉澳全部看見.
擴建中的鹽田貨櫃碼頭, 遲早香港的葵涌貨櫃碼頭要轉形發展地產了....
回望走過的綠道, 這路段稱為"盤山路段".
山海風情觀景台, 當貨櫃碼頭擴建完成, 這裡的景觀或許看不見遠處的水平線, 看到的, 全是貨櫃的頂部, 影張留下證據.
邊防的巡邏船.
看到鹽田漁港, 亦是海鮮街.
鹽田港.
對岸的山巒是新界的東北.
回望走過的棧道.
回望走過的棧道.
左是赤洲, 右是吉澳.
裝卸貨櫃中...
鹽田漁港.
下一站, 經貨櫃碼頭外的綠道路段, 走往沙頭角海濱公園, 這路段走起來非常沉悶.
綠道上的廁所只有英文 沒有中文(或許綠道的概念是洋人玩意有關吧)..
警商合作的廣告...????
17:31 到達沙頭角海濱公園的綠道路段.
對面是新界的東北, 真是分不清那個海灣及山峰是那裡.
深圳的消防船, 不像香港的全艘是紅色, 後面兩艘是"中國海巡"船, 看白色船身及紅色及黑色條紋, 有些像美日的海岸防衛船的標誌(Coast Guard).
看到前蘇聯黑海艦隊的旗艦 - 明思克號, (2012年去過, 當年的門票是80元人民幣(100港元兌115元左右), 艦上的機庫有蘇聯美女美男表演民族舞)
中國海巡船, 看白色船身及紅色及黑色條紋, 有些像美日的海岸防衛船的標誌(Coast Guard), 或許是世界性的統一標誌.
對岸的海灣(近左邊), 應改是東北的榕樹凹(坳).
越走越接近航母, 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船名 - 明思克.
還有蘇聯的紅軍軍徽.
黃昏時昏, 相機的自動白平衡不是太準確, 可惜沒有帶備白咭來做手動白平衡, 不是專業攝影, 白平衡不準確, 還可接受.
不是專業攝影, 白平衡不準確, 還可接受.
18:51, 慢慢走, 走了9小時40分, 到達今天的終點, 亦是鹽田綠道及海濱棧道的終點或起點 - 中英街禁區前.
行程到此結束, 謝謝圍觀.
後記:
鹽田漁港經貨櫃碼頭到沙頭角海濱公園這路段走起來是最沉悶, 因今次要"全走鹽田綠道及海濱棧道", 所以不能不走這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