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9月10日, 星期三, 天晴, 能見度頗高, 下午南澳氣溫高達35度, 雖然海邊有海風, 但還感覺非常熱.
原計劃今天的行程是往大亞灣核電廠遊覽, 去年中秋節在大鵬所城, 聽到當地人說, 核電廠可入內參觀, 但要買門票及跟隨廠內的導遊及路線參觀, 想不到今年, 中國境內四處發生恐襲後, 現時連深圳開往大鵬的巴士上, 都有安檢人員隨車, 檢查可疑乘客的隨身物品, 到達核電廠門前, 被門衛告知, 現時已取消廠內旅遊, 看來, 核電廠一帶是反恐襲的主要保護地區, 最後, 四處看看是否有高地可觀看到核電廠, 可惜, 廠旁的山崗看不到有小路上山, 最後在離開核電廠一站之遙的東山寺, 看到半山上有涼亭, 到達後發覺, 還是看不到核電廠, 不過, 大亞灣的風光頗美麗, 面對七娘山, 山下是較場灣, 去年往大鵬所城亦在這裡的海灘上看風景, 看來下次要往七娘山下遠眺核電廠, 最後, 決定往南澳看香港東北的風景及逛南澳漁港..
站在南澳海濱廣場的觀景樓上, 遠眺大鵬灣風光, 遠處的山巒是香港境內的東北海岸線, 中間偏左的尖峰, 是蚺蛇尖, 中間偏右在海平線上, 扁平的海島是東平洲, 最右的山巒是印洲塘一帶的群山.
今天帶了放在防潮箱內有三年未用過的小三. 有些功能想了很久也不識用, 真是有些陌生, 看來要多帶她出來走走.
上面的是手機相.
今天在落馬洲乘過境巴士往皇崗, 乘375號巴士往荀崗路的兒童公園站下車, 往前走約60米, 轉乘E11號巴士往大鵬, (羅湖, 可乘1號巴士在兒童公園站下車過對面轉乘E11), 再轉乘928號或B756號巴士往核電廠(928號巴士上, 乘客稀少).
到達核電廠門前.
還有遊客的遊線圖.
大門前兩旁有門衛, 可惜, 現時再不對我開放遊覽.
一站之遙的東山寺, 看到半山有涼亭, 沒有被樹木遮擋, 登山看看.
景觀開楊, 整個較場灣盡在眼廉, 去年到來, 到過右邊的海灘.
對岸是七娘山, 山下一小鎮, 下次往這裡遠眺核電廠.
核電廠方向.
核電廠內的其它建築物, 這個兩層高的觀景亭, 在核電廠的遊覽路線內,
遠觀四周景色後, 來過微觀, 去年到過的海灘.
七娘山.
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離開後, 從東山寺的側門進入東山寺.
原來東山寺內亦有東江游擊隊的遺跡.
就是這座房屋.
從東山寺的大門離開(回望).
乘車返大鵬午餐.
大鵬.
在此午餐.
麻婆豆腐套餐, 10元.
餐後乘E11號巴士往南澳(E11號巴士是來回深圳北站及南澳的快速路線巴士, 行走高速公路及只停大站上落).
到達南澳的巴士總站.
南澳漁港.
遠處的尖峰.....是香港三尖之一的蚺蛇尖, 原來是 - 這麼遠, 又那麼近.
蚺蛇尖及後面的大蚊山.
這麼遠, 那麼近. 這個就是東平洲, 左是難過水, 中間是王爺角碼頭, 右是洲尾角.
右是米粉頂, 左是蚺蛇尖.
站在南澳海濱廣場的觀景樓上看南澳漁港
東平洲的難過水(還看到東平洲上的燈塔)..
東平洲的洲尾角.
東平洲的王爺角碼頭
右是米粉頂, 左是蚺蛇尖, 這裡看蚺蛇尖及米粉頂, 比在東龍二輋看還要雄偉..
影張到此看東平洲的標準相, 感覺有些怪, 明明東平洲在香港境內, 在深圳看, 比乘搭往東平洲的渡輪看更精彩, 可套用大陸貿易的術語 - "出口轉內銷"來形容.
遠處的海島是香港境內的赤洲, 當然還看見塔門.
赤門海峽出口的赤洲.
前方的山脊(左)是高流灣, 右邊的海島是塔門, 塔門後面的山是灣仔(其實是海島).
捕(釣)墨魚的漁船.
雄偉的蚺蛇尖及大蚊山.
今天帶了一副"外掛式"的墨鏡, 防UV, 帶上後, 天更藍, 雲更白, 適合四眼人士.
清澈的海水.
這個是"海貝灣".
這個, 乘車時經過, 寫上XX第一泳灘.
下面是海貝灣.
東平洲的難過水,.
東平洲的洲尾角, 後面是沙頭角鹽田港的貨櫃碼頭.
東平洲的王爺角碼頭.
左下是海貝灣, 右是東平洲, 在東平洲望向這裡, 水平線上有多個海灘, 終於有機會近距離看看.
來多一張標準相.
海貝灣(英文寫上Shell Bay)是一間酒店.
Shell Bay酒店內還有泳池, 下面是酒店的私家海灘.
這裡, 下午氣溫高達35度, 在南澳嘆了兩瓶啤酒, 真是有渡假Feel.
返到海濱廣場.
右是剛才上過去的觀景樓.
嘆啤酒, 吹海風, 看麻鷹獵食.
好有渡假Feel, 這裡有個間酒店, 客棧.
逛漁港, 漁網上的浮波.
右是海濱廣場及觀景樓.
漁港風景, 遠處是蚺蛇尖及米粉頂.
遠看像酒店, 近看....原來是民居.
南澳漁港.
隨處可見的風景 - 暴晒的屍體.
碼頭是供遊客作近岸遊, 只有兩類船隻, 快艇, 每小時1000元, 漁船, 每小時2000元,
回望走過的岸邊.
對岸是海濱廣場.
全是海鮮檔.
海面的漁排, 原來亦是餐廳, 買海鮮, 還免費接送上漁排就餐.
這是暴晒死屍(咸魚, 香港人還可解作屍體)的工場(咸魚工場).
兩人合力翻轉暴晒中的咸魚, 晒完一邊晒另一邊.
這艘漁船裝有大量的大光燈, 應是晚間捕墨魚的專用漁船.
看來附近海域是墨魚及魷魚的產地, 每艘漁船同樣安裝大量的大光燈.
這些籠子像捉蟹用的籠子.
土製的舷外機, 不過, 還要加一個方向舵.
進口的舷外機, 不需要加一個方向舵.
入南澳舊漁村看看.
她看到我這個異鄉人, 還帶了一個墨鏡, 有點好奇...
應該是向漁船售賣冰塊的冰廠.
回望.
離開居民新村的牌坊後, 便是南澳海味街.
後面黑式圓桶形的物體, 是捕蝦用的"蝦筒".
還有漁船的錨.
開天殺價, 落地還錢, 是這裡的潛規則, 一條標價160元的梅香石班咸魚, 老板拿給我看, 我未還價, 他已說30元賣給我, 看來, 如我還價, 可能15元都賣, 不過, 我對咸魚興趣不大, 只是旅途中當風景看看.
還有玳瑁標本出售, 帶回香港, 分分鐘被海關充公, 罰錢及坐幾年監.
海味街有藥材賣...
還有海鮮.
途經街市, 入去看看, 我在各地旅遊, 每個城市總有一天抽時間行街市, 街市是了解當地人生活的好地方.
鹽焗蛋, 還有鹽焗鵪鶉蛋.
右下黑色的是"菱角", 通常在中秋節前後上市.
還有炸蘿蔔餅, 看到鑊上的油, 比貨車用的柴油(油渣)還要黑, 沒膽量買來食.
返回海味街, 往巴士總站走.
17:20, 乘E11離開南澳返深圳, 行程到此結束, 謝謝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