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天, 2016年3月28日.
全天沒有乘坐交通工具, 一早徒步經中華門往雨花台,再往南京科技館旁的濕地公園(花神湖), 再徒步經報恩寺遺址公園展覽館外影夜景, 秦淮河夜景及中華門夜景, 全天徒步約18Km.
中華門
雙色桃花.
雨花台, 全是海棠花.
二月蘭.
雞爪槭(楓葉的一種)
雞爪槭(楓葉的一種)
不說明, 看到這個景觀, 還以為在美國國土, 其實這座建築物, 是南京"雨花台區政府"的辦公樓, 是區政府, 不是市政府, 這就是中國夢.
南京科技館旁的濕地公園(花神湖)
在酒店後面的樂麥蒸坊, 幾乎天天都在這裡買蒸包作早餐或午餐.
2003年上過去, 今年的入場費是40元, 不上去了.
雙色桃花.
秦淮河.
報恩寺遺址博物館.
雨花台, 免門票, 2003年好像要10元門票, 當年無入去.
海棠.
丁香花.
海棠.
果然高手在民間,,
丁香路兩旁, 種滿丁香花.
有個海棠林.
不知是那個品種的海棠花.
這種好像是"愉葉梅"(是梅花的一個品種, 兩個星期後, 在青島中山公園裡的梅花園看過, 有牌介紹)
過幾天在莫愁湖的海棠花會看過, 有牌寫上"貼梗海棠".
過幾天在莫愁湖的海棠花會看過, 有牌寫上"木瓜海棠".
有些像西府海棠, 但又像垂絲海棠, 總知, 是海棠花.
這種好像是"愉葉梅"(是梅花的一個品種, 兩個星期後, 在青島中山公園裡的梅花園看過, 有牌介紹)
雨花台範圍好大, 分成多個區, 這是xx革命烈士紀念區的建築, 對我來說是沒有興趣的景點.
不會詳細地看, 只會在外面影張相便走.
還是看花最好.
全是海棠.
細看, 是垂絲海棠.
這種是紫荊花, 不是香港那種像洋紫荊花的華南紫荊花.
紫荊花.
茶, 在杭州的龍井, 看過採茶, 原來要採摘頂部最嫩的綠芽.
桃花.
又見海棠.
又見到xx烈士紀念碑..
還有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一群不知來自何處的大媽大叔, 站在這裡大唱國歌.
還是這裡最吸引我.
海棠現時是花期, 雨花台四處都有.
這裡最吸引我, 在此大休兼午餐.
今天午餐是三個菜肉包及清水.
三月雪.
蓮翹花.
玉蘭.
三月雪.
三月雪的花, 體積大約是香港一毫硬幣的一半左右.
二月蘭.
二月蘭.
還有隻Bee.
海棠.
蓮翹.
水杉.
雞爪槭(楓葉的一種).
又有一大群人站在這裡大唱國歌, 個人感覺, 到這裡如不是看花及看生態, 我一定不會來,
連中學生都要.
離開雨花台, 看到這座建築物...好像身在美國國土上.
原來是南京雨花台區, 是雨花台區政府的辦公樓, 果然是中國夢.
下一站, 離雨花台約1.5km的南京科技館旁的"濕地公園", 百度地圖的名稱是"濕地公園", 園內有個幾乎看不到的小牌, 寫上"花神湖", 唔怪得條馬路名叫花神路, 跨湖的橋名花神橋, 還有一個叫"花仙子"的雕像.
又是宣傳....
站在花神橋上看花神湖.
可能有這塊濕地, 所以叫濕地公園.
公園內除了釣魚, 還可落湖捉魚.
花神橋上的花仙子
大意地連埋背景看, 還以為在外國..
花神橋及花神湖.
環湖一個圈.
這是天氣及空氣的監測儀, 好多公園內都有.
楊柳.
離開公園後, 徒步往中華門看夜景.
有見宣傳.
雞爪槭(楓葉的一種)
共青團路..
今早由這裡進入雨花台(北門).
買了瓶飲料
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及公園, 今天公園在維修, 沒有開門.
植物都要吊鹽水 ???
秦淮河及明城牆.
桃花.
中華門.
秦淮河畔的仿古商業區, 還未入伙.
看來又是一個旅遊區, 類似夫子廟, 用舊秦懷風情作賣點, 其實在夫子廟旁的烏衣巷及沿岸的秦淮河, 用唐詩包裝的景點無數, 比較出名些有 :
杜牧的唐詩 -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還有劉禹錫 - 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離開中華門城堡及秦淮河後, 徒步返酒店(約1.1Km).
玩幾張手持慢速拍攝.
今天全天的手機相, 話明是"全紀行", 乜都要拍些, 會放到最後, 每天早上離開酒店, 不到一分鐘路程, 就是地鐵站或巴士站, 交通非常方便.
今天在酒店旁的麵店食早餐及晚餐.
早餐食青菜麵, 七元.
晚上再來.
三鮮麵, 看來應該叫招牌麵, 13元.
今天行程到此結束, 謝謝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