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5日,珠海及澳門 第三天 - 澳門舊城區及光影節 (全記錄)
今天由拱北口岸出境去澳門,花地聖母堂,蓮峰廟及林則徐紀念館外,黑沙環三角花園,望厦炮台(黑鬼營),陸軍俱樂部,治安警察博物館,加思欄花園,民政署,三街會館(關帝廟)外,典當業展示館,福隆新街,議事亭前地及古建築物,仁慈堂,玫瑰堂,澳門主教座堂(又稱大堂或大廟,有畫展,但在下星期一開始),大三巴牌坊,大炮台。
晚上在大三巴觀看“澳門光影節2018”,及議事亭前地的“2018聖誕燈飾”。
大馬路乘3號巴士往關閘,5個站,6元,車程約20分鐘。
早上約8點20分過關去澳門,全程約<15分,晚上回珠海過關,全程約<12分。
澳門旅遊局的Apps內的資訊.
澳門入境後, 收到大量的垃圾資訊, 無論點刪除或列為垃圾訊息, 每天過來, 一樣收到, 看來是"偽基站"發出的訊息, 只在關閘廣場一帶收到, "偽基站", 發射功率細, 接收範圍不太, 這種偽基站, 早幾年, 在大陸的網購平台見過, 三千多元一台, 大小像公事包.
雖然有澳門旅遊局的Apps, 但他們還會叫遊客取些實體的資訊及地圖.
澳門雖然地方不大, 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有40個之多, 教堂佔多數, 我這個無神論者, 要取一份澳門教堂地圖跟隨行一轉, 只去了一些比較有名氣的教堂看看.
早餐在離酒店步行約五分鐘的迎賓百貨廣場, 今天早餐是肯德基(KFC), , 幾乎每天早餐在這裡食, 三樓還有一間燒烤及火鍋自助餐, 在珠海11天, 光顧兩次晚市火鍋自助餐及一次午市火鍋自助餐.
拱北口岸往澳門的入口, 是人為阻塞, 全部手提行李要過安檢機, 包括背曩及女士的手袋, 過完拱北口岸及澳門關閘口岸兩個口岸, 通常在12-20分鐘, 平均15分鐘完成過關程序.
兩地政府亦有實時的網上人流資訊可參考, 還提示, 早上6:30-8:00 是拱北往澳門的人流高峰期, 及下午17:00 -19:30 是往拱北的人流高峰期, 因在澳門返工返學的人眾多..
隨處可見的高科技垃圾收集站, 自動感應開門, 則面寫上. 內裡用紫外光殺菌, 比香港的垃圾收集站"先進".
望廈炮台(俗稱黑鬼營, 是葡國殖民澳門初期, 1866年來自非洲葡國殖民地的非洲軍人駐守的地方), 現改為望廈市政公園.
其實我今天的計劃, 是到左邊的陸軍俱樂部食正宗的葡國自助午餐, 網上資訊是12點開始, 現時是11:50.
午市自助餐的餐牌, 菜式不多, 每位198元, 原來改了時間, 13:30開始, 還有一個半小時, 不等了, 走人.
黑椒牛仔骨, 枝竹炆鴨及黃牙白菜, 堂食, 30元, 另加例湯(蕃茄薯仔豬骨湯), 5元, 這個午餐要35元.
澳門典當業展示館, 廿多年前到來, 展示館二樓是香港武俠小說名作家 - 金庸的展覽館, 金庸今年逝世, 展覽館亦搬走了幾年, 無緣再在澳門看他的著作封面及逸事, 幸好, 典當業展示館還在.
看似是大陸遊客在排隊食魚翅, 全球的環保人士建議不食魚翅, 保護海洋食物鍊.
返回議事亭前地, 到旅遊局取些實體的資訊(我在出發前已經下載了澳門旅遊局的Apps, 但他們還是建議遊客多取一份實體的資訊.
看似是大陸遊客在水池旁....食.食.食, 這裡是世界文化遺產, 阿姐.
看看她們, 把食物放在石上, 自己的手下面就有張紙墊, 左邊的女士, 筷子像把食物殘渣掉入水池, 或許是角度問題.
澳門的聖誕裝飾, 帶有濃厚的宗教氣氛, 60及70年代, 香港都是一樣, 有耶穌出生及東方三博士的馬糟佈置, 現時的香港聖誕裝飾, 只引導向消費, 消費再消費, 以失去聖誕的原意義.
澳門主教座堂(又稱大堂或大廟), 過幾天, 有一個聖像畫展, 我雖然沒有宗教信仰, 昔逢其會, 下個星期再來參觀.
在關閘口岸入面, 看到今天過境人數的實時顯示屏, , 包括出境及入境, 當時是晚上八點多, 已經有60多萬人次, 到夠鐘拉閘時, 分分鐘超過70萬人次, 比香港的羅湖口岸還要繁忙, 晚上過關需時約15分鐘, 返到拱北口岸.
今天行程到此結束, 謝謝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