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片比較多, 開啟需時, 請耐心等候)
第二站 西安
西安
西安與雅典, 羅馬, 開羅並稱爲世界四大古都, 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左右, 先後有13個朝代或政權在西安建都或建立政權, 歷時1100餘年, 其中西周, 秦, 西漢, 唐, 是西安歷史上的鼎盛時期.
在這裡, 可以看到歷史悠久的西安古城牆, 有石質書庫之稱的碑林, 以及大雁塔, 小雁塔等標誌性建築. 當然人們的目光更多地關注在地下, 因爲這裏有“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兵馬俑博物館, “五千年的歷史看西安”可不是虛妄之言, 除了這些聞名遐邇的古迹之外, 西安還是“絲綢之路”的起點.
大唐芙蓉園
芙蓉園曾是久負盛名的皇家禦苑, 位於大雁塔之側, 從隋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 大唐芙蓉園建於原唐代芙蓉園遺址之上, 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文化主題公園. 園內包括紫雲樓, 仕女館, 禦宴宮, 芳林苑, 鳳鳴九天劇院, 杏園, 陸羽茶社, 唐朝市集, 曲江流飲等衆多景點.
大清真寺
西安清真大寺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鼓樓西北隅的化覺巷內, 是一座歷史悠久, 規模宏大的中國殿式古建築群, 是伊斯蘭文化和中國文化相融合的結晶. 該寺院始建於唐天寶元年(西元742年)歷經宋, 元, 明, 清各代的維修保護, 成爲目前的格局. 該寺屬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又晉升爲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5月榮獲西安市旅遊十大景觀之一.
大慈恩寺(大雁塔)
全稱“慈恩寺大雁塔”, 位於距西安市區四公里的慈恩寺內, 始建於西元652年, 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唐三藏)自天竺國歸來後, 爲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 唐高宗和唐太宗曾禦筆親書《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述三藏聖教序記碑》.
大雁塔是一座樓閣式磚塔, 塔高64餘米, 塔基邊長25米, 共有七層,塔身呈方形錐體. 全塔採用磨磚對縫, 磚牆上顯示出棱柱, 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 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風格.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標誌性建築, 是必遊之地. 近年來, 由於西安市區環境等方面的因素, 大雁塔已傾斜了1米有餘.
因個人沒有宗教信仰, 加上門票要50元, 感覺非常不值, 沒有入內參觀.
美國的快餐文化, 果然無處不在.
西安絲綢之路雕像
西安是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 這組雕像建立在一個繁忙的分岔路口, 因不是主要景觀, 網上的資料亦不多.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始皇陵的從葬坑, 位於秦始皇陵東側約1.5公里處, 發現於1974年, 是當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 一號坑是當地農民打井時發現的, 後經鑽探又先後發現二號及三號坑, 其中一號坑最大, 面積達14,260平方米. 三個坑共發掘出700多件陶俑, 100多輛戰車, 400多匹陶馬, 10萬多件兵器. 陶俑身高在1,75米至1,85米之間,根據裝束, 神態, 髮式的不同, 可以分爲將軍俑, 武士俑, 車士俑等. 坑內還出土有劍, 矛, 戟,彎刀等青銅兵器, 雖然埋在土裏兩千多年, 依然刀鋒銳利, 閃閃發光, 可以視爲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秦始皇兵馬俑規模宏大, 場面威武, 目前展出的大部分爲一號坑中的兵馬俑, 由 於保護技術有限, 已回埋4000餘個, 只展出1000多個.
牌匾寫上"秦兵馬俑一號坑大廳".
這個俑. 衣領上還有少許黃色顏料還未褪色.
牌匾"秦兵馬俑三號坑遺址"
華清宮(華清池)及西安事變舊址
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側, 東距西安30公里. 華清池因爲有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傳說而名聲遠播, 其實華清池的歷史非常悠久, 相傳早在西周時期, 周幽王就曾在此建驪宮, 後世的秦始皇, 漢武帝也都在這裏建立行宮, 唐代更是大興土木, 特別是唐玄宗天寶年間修建的宮殿樓閣更爲豪華, 並正式改名爲“華清宮”.
華清池東區懸挂有郭沫若題寫的“華清池”金字匾額, 區內有荷花閣, 飛霞閣, 五間廳(五間廳是西安事變時蔣介石曾在此居住)等建築, 其中溫泉石壁上的《溫泉頌碑》是我國碑石藝術寶庫中的精品. 中區是唐華清宮禦湯遺址博物館, 區內有蓮花湯, 海棠湯, 太子湯, 尚食湯, 星辰湯(湯, 在這裡是指"池")及文物陳列室. 西區內有九龍湖, 飛霞殿, 還有《楊玉環奉詔溫泉宮》大型壁畫, 該畫由90塊漢白玉組成, 長9.15米, 高3.6米, 描述了開元二十八年, 唐玄宗在驪山溫泉宮第一次召見楊玉環的情景.
看完華清池後, 再往西安事變遺址(兩個地方同一地點).
今天的午餐在這裡食, 好像是一個肉夾饃(饃, 類似包), 還有清水.
西安事變的"五間廳".
興慶宮公園
位於西安市和平門外咸甯路北, 原是唐玄宗和楊玉環居住的地方, 現在是西安最大的旅遊休閒公園. 園內有興慶殿, 大同殿, 沈香亭等建築, 和湖山秀水的園林相結合, 景色非常迷人.
地上有大量銀杏(白果), 從輸上掉下, 有市民執拾.
鐘樓 鼓樓及古城墻
西安古城牆不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城垣建築, 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設施.
西安城牆建於明洪武年間 (1370~1378)年, 以西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爲基礎擴展形成, 周長13912米. 牆體高12米, 底寬18米, 頂寬15米, 厚度大於高度, 建築穩重堅固. 自1983年開始的環城建設工程, 逐步建成以古城牆爲主線, 輔以環城綠化, 護城河環繞, 風格古樸, 粗獷, 有野趣, 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環城公園, 以城牆爲主體, 包括護城河, 吊橋, 閘樓,箭樓, 正樓, 角樓, 女兒牆垛口, 城門等一系列軍事設施, 構成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系.
鼓樓位於西安市西大街與北院門交彙處, 東與鐘樓隔廣場相望, 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 清代曾兩次重修, 樓上原有巨鼓一面, 傍晚擊鼓報時, 故名鼓樓.
(今次在西安, 住宿在鼓樓旁的青竹旅社)
鐘樓位於西安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彙處, 西與鼓樓隔街相望, 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 原址在今西安市廣濟街口, 明萬曆十年移於現址, 清乾隆五年曾經重修, 鐘樓上懸挂銅鍾, 用以報時, 故名鐘樓, 鐘樓為於交通樞紐口, 東西南北的四條大街的風格都不同, 有文化街, 服飾街, 食品街等等.
在鐘樓看鼓樓.
左方遠處是鼓樓, 右是鐘樓
西安古城牆.
鐘樓夜景.
鼓樓夜景.
繼續遊古城牆, 因天氣不佳及能見度不高, 沒有上城場遊覽.
西安火車站廣牆的城牆, 開了幾個拱門, 方便出入.
月亮高高掛.
每天遊一少段城牆.
西安街景, 住宿及美食
從濟南乘火車, 到達西安已是零晨一點多, 在鐘鼓樓旁的開元商城24小時營業的麥當奴食宵夜及借宿一宵(這張相是日間補拍).
零晨到達, 叫的士司機帶我到鼓樓, 因在鼓樓附近找住宿, 可到麥當奴宿一宵.
大家都是在麥當奴借宿一宵, 美國人真好, 如這家快餐店是中國人或港人開設, 一定被趕走.
在西安住在鼓樓旁的青竹旅社, 90元一天的標準間, 我的住宿要求, 最低是標準間(即有廁所及浴室在房間內).
90元一天的標準房.
開房後食早餐, 八寶粥及灌湯包.
還有匯豐銀行及東亞銀行.
回民風情街, 在鼓樓旁, 即我所住的旅社對面, 過條馬路便是.
回民風情街的回民食肆, 燒烤肉串, 有羊, 牛, 0.5元一串, 他們的作風是"大把大把地放下", 還跟你說, 食後數簽計算, 食不完可退, 問題又來, 會不會其他食客食剩的, 原來是做生意手法, 看到每檯都是食到一串不留,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 回教是禁酒, 為何這條回民風情街家家食肆都有啤酒供應呢.??
加個西北回民的烤餅.
還可現場看...表演.
糖水, 忘了名稱.
涼皮.
回民叫這種 - 炒米, 原來是炒飯.
晚晚都是在這條街食晚餐.
從旅社出來, 只走約十多步, 便看到鼓樓, 鼓樓的門洞下穿過, 便是回民風情街.
某天的早餐, 小米粥及肉夾饃(小米, 不是2013及2014流行的手機牌子, 是黃色的圓形小粒子, 屬雜糧, 北方常用來煮粥, 香港亦有, 通常用來餵雀鳥, 香港又名雀粟).
西安火車站, 是我到達及離開的地方.
肉泡饃
要自己撕成一小塊一小塊後, 加入湯及材料便成.
涼菜一碟, 還有啤酒.
肉泡饃加入湯及材料後便成, 這份是葫蘆頭肉加饃(葫蘆頭=豬大腸的腸頭).
某天的早餐, 再來小米粥及肉夾饃
回民風情街內的食肆.
小食 - 炒涼粉.
小食 - 涼麵.
在這間食羊餐,
涼菜, 啤酒.
羊肉忘記了名稱, 有好多香料, 羊肉串一定有的香料, 非常好味.
回民風情街.
某天的午餐, 在興慶公園門前某食肆, 忘記了名稱的麵, 血紅色的湯, 不算辣, 但好好味.
可惜我沒有大陸身份證, 這種通票, 只賣及大陸人.
羊肉及牛肉串. 還有涼菜及啤酒.
右邊的是牛尾煲, 回民風味又幾好味, 五元一煲.
牛尾煲.
牛肉串.
買了一枝大頭的小毛筆, 好像是三元一枝, 不頭的毛非常軟, 用來掃相機及鏡頭的灰塵, 非常好用.
茂陵博物館
同場加影, 距離西安約45公里的咸陽市(其實西安的機場亦在此地) - 茂陵博物館, 因這個地方是我的祖先霍去病的墓園, 曾在鄉下看過族譜得知, 順路到此憑弔一番, 茂陵博物館位於咸陽市興平縣東北, 距西安市約45公里, 是西漢第五個皇帝漢武帝劉徹的墓. 茂陵是漢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 修造時間最長, 陪葬品最豐富的一座. 在茂陵東北約1公里處是茂陵博物館, 內中收藏有許多珍貴文物, 如鎏金銅馬, 秦漢畫像和文字瓦當等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西安行情到此結束, 第三站, 內蒙的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