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殖民地時的香港東面海域界石(上圖).
今次大鵬所城的旅程, 原於2008年初, 在ATV(香港亞洲電視)的開心小鎮中看過大鵬所城的介紹, 因剛剛完成"獨闖中國九省廿六市"的旅程, 錢包元氣大傷, 加上忙於寫這次旅程的Blog, 漸漸把大鵬所城忘掉了, 幾天前, 在網上看到一貼文, 話說在1902年, 英國海軍在香港水域內豎立了三枝界碑, 並刻上經緯度, 大多數香港人所知, 只有大嶼山的九嶺涌及大澳兩地可找到這兩塊海域界線的石碑, 這兩塊石碑, 在九嶺涌的稱為"嶼南界碑", 在大澳的稱為"嶼北界碑", 還有另一塊在何處呢, 原來是豎立在大鵬灣上, 根據維基百科找到的資料, 當年英國海軍把這塊界碑, 偷偷地豎立在寶安縣的大鵬灣(寶安縣已撤消, 現統稱深圳市), 在大鵬半島的南端大鵬角 (英文名 Mirs Point ) 岸邊豎立一塊東面海域界碑, 款式與大嶼山上的兩塊一樣. 但因豎立界碑的地點是中國領土, 英國海軍豎立界碑後離開 , 界碑便給當地村民破壞及推了落海邊的亂石間, 直至2007年4月 , 被深圳有關當局在海邊發現 , 考證是香港早年的界碑 , 現存放在深圳市大鵬所城博物館內.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天朗氣清, 氣溫29-32度, 大鵬所城因地處海邊及向東關係, 加上吹東風, 所以有藍天白雲及不覺悶熱, 今天的行程, 除了看看這塊在英國殖民地時期的香港東面海域界碑外, 還要看看有六百多年的大鵬所城, 順道到較場灣(海灘)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