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天 - 戰火後的金門第八天 Day 09
金門第八天行程 25-11-2013
乘巴士往金沙鎮的沙尾車站, 沙尾老街及轉乘巴士往馬山, 參觀馬山觀測所及眺望對岸(大陸泉州一帶), 再乘巴士回沙尾, 轉乘巴士往碧山, 觀看碧山聚落, 古洋樓群, 在往海灘看風力發電的大風車, 再乘巴士往金湖鎮(新市)的山外車站, 逛街後, 乘巴士回金城, 全天徒步約5Km.
現時每天從酒店往金城車站, 必經之路上有紅糖饅頭店及旁邊的總兵署, 現時每天的早餐及午餐, 都是在這間饅頭店購買, 還有他的豆漿亦非常美味, 在旁邊的總兵署外, 還有豬型石凳, 每天都是在這裡食早餐, 然後再往車站乘車, 今天的早餐還吸引一隻唐狗走到我跟前, 還趴在我腳下, 我給牠少許菜肉包, 牠只是嗅了, 但沒有進食, 直到我準備離開時, 牠才食那塊菜肉包(好像有禮貌, 看來是牠的主人教導牠), 日後經過牠的地盤, 牠總是友善地向我汪汪幾聲.
到達金沙鎮的沙尾車站, 今天前往馬山, 要在山尾車站轉車(金門(除小金門外), 共有三個公車總站, 分別是金城鎮(縣城)的金城站, 金湖鎮(新市)的山外站, 及金沙鎮的沙美站, 這三個總站大家對開的公車, 尾班在20:00, 其餘路線的尾班車在14:00-17:00之間)但經馬山的公車, 在70分鐘後開出,
車站大樓裡, 還有鎮公所及其他政府的辦公地方, 我在這裡取的"風獅爺護照, 是在二樓的某個政府部門取(地下的遊客中心貼有告示).
風獅爺護照, 是金沙鎮管轄區內各個風獅爺的位置及介紹, 只要按圖前往及拍下風獅爺的相片約干尊後, 憑相片返回這裡換領購買手信(台灣人稱手信為伴手禮)的優惠券, 風獅爺的相片越多, 優惠亦越多, 真是雙贏方案.
時間尚早, 在金沙鎮逛逛.
金沙鎮的沙美老街.
走入老街逛逛, 看看當地人的生活. (道地"米"食文化).
看來已結業的戲院.
金沙國民中學.
七仔(7-11).
返回沙尾站,
站內的免費飲水機, 有冰水, 溫水及熱水供應.
今天往馬山的公車, 路線是32.
盎馬山的公車在月台上.
車費是12個先總統像..
到達馬山...
馬山觀測站在軍營內, 入門後, 直走是開放給遊人的觀測所, 不要左走, 有持槍的守軍.
昨晚下雨, 今早氣溫急降, 現時只有13度, 但天朗氣清, 來得正合時, 對岸的泉州市, 亦非常清晰.
當年向大陸喊話宣傳的馬山播音站, 沒有開門, 或去不在開放之列.
當然要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多拍數張亦無妨, 如下次再來, 可能兩三年後的事, 到時這裡"可能"已被"大陸遊客"把金門的文化解放了(他們的文化是不排隊使用免費的公物, 亦沒有什麼都排隊的習慣, 不尊重當地文化, 喧嘩及無禮貌, 這是當地人說的, 看來當地人都有些討厭大陸遊客, 金門還說希望成為無"菸"(煙)的旅遊城市, 雖然四處都有禁止吸菸的告示, 只要在各處的旅遊景區內嗅到煙味, 就算是失聰或盲人, 都會知道附近一定有大陸的遊客, 導遊為了小費, 一般亦不會勸告他們不要在公共場地抽煙, 遲早, 金門四處都有殘體字的告示(類似歐洲各國的做法).
備註: 台灣稱為陸客, 現時兩岸還在相討讓廈門居民免簽證進入金門旅遊, 類似香港往澳門一樣的方便, 廈門與金門的航程, 只需70-75分鐘, 看來要欣賞還未被大陸人文化所污染的金門, 還是請早起程前往, 因我居住的地方, 已被大陸人帶來"污染", 四處都是從大陸來的"走私客(最少大陸海關都認同這個說法, 他門只是利用旅客進出境的法律漏洞走私謀利, 香港的官員與媒體美化他們為"水客", 兩地的貨物同是沒有關稅, 只有差價, 稱為"水貨", 如其中一方有關稅征收, 這種帶物資過關的活動, 稱為利用法律漏洞"走私"), 在我居住的社區裡, 拖著或推著走私火物, 不理途人安全, 橫衝直撞, 佔用居民生活的社區空間處理走私貨物, 還把區內的物價提高, 最主要還有隨地吐痰, 小解及處理走私貨物後遺下的四處都有的垃圾問題, 但香港的特區政府只會說, 市民應該要包容他們的行為, 小解, 吐痰, 喧嘩及隨處掉垃圾是中港文化的差異).
先總統蔣經國先生巡視金門前線的浮雕.
原來馬山觀測站中間是水道, 所以用坑道相連.
坑道內的碉堡.
到達馬山觀測所, 還有六台免費使用的軍用望遠鏡(軍用望遠鏡的影像清晰度比平民用的望遠鏡更高), 觀測窗口共三個, 可觀測的角度約180-200度之間.
當然要試用軍用望遠鏡, 放大的倍數比我所攜帶的24X天涯相機還要強.
觀測窗口外的大陸(福建省泉州一帶, 如在小金門的湖井頭戰史館, 觀測的方向是福建省廈門).
參觀完觀測所, 沿原路離開.
下一班公車到站, 還有約70分鐘, 這班公車, 是我乘搭後的第二班車, 班次非常疏, 這樣還好, 可到海灘看看返登陸樁, 馬山觀測所的位置及四周風景.
馬山觀測所是在這個小島的另一邊.
這間建築物, 是軍用吊車運送物資的機樓, 兩岸都有,
車轍.
對岸是大陸的泉州市.
軍用物資運往馬山的吊車機樓, 隨著兩岸關係緩和, 已經荒廢, 現今只作歷史見證.
來個Zoom In看看.
往碼頭走, 右面的鋼纜, 是運送軍用物資的吊車軌道.
不同角度看反登陸樁, 總是有些不同.
看來這個是儲水的水箱.
看完海灘風景後, 在往另一邊看風景, 因公車還有約五分鐘到達(這路線的公車, 其實是沙尾站的循環路線), 錯過這班公車, 下一班要多等候約三小時, 所以沒有落去,
看完兩邊海灘的風光後, 看看這條兩旁種滿"木麻黃樹"的公路(所有車輛到馬山, 都要使用這公路進出, 因馬山是在盡頭的位置)
木麻黃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木麻黃是常綠喬木,生長迅速,成長時可高達20米。外型仿如松樹,似披上一層層「松針」,但細看會發現其形態和分枝與松樹葉片並不一樣。那些「松針」其實是綠色的枝條,取代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而葉片則退化成鱗狀,圍繞著枝條,要用上放大鏡才能看見。每年初夏,細小的花朵長於枝節間,堅硬的球狀果實內藏帶翅的種子。
木麻黃原產澳洲和大平洋島嶼,現已廣泛種植在各地。退化成鱗狀的葉片能減低水份散失,有抗鹽抗旱的能耐。木麻黃常見於海灘,作防風固沙之用,也可栽種作行道樹。(資料來源 : 香港自然網)
金門已往多風沙, 所以村民用"風獅爺"來鎮壓風沙, 政府還廣種木麻黃這種樹來擋風沙, 金門最有名"木麻黃景觀路段"是在瓊林旁, 長約差不多有兩公里, 兩旁全是木麻黃樹, 聽說在初夏, 當細小的花朵盛開, 吸引大量賞花人前來賞花(獨自旅遊的我, 金門各方面的資料都有收集作參巧及定出旅遊路線).
阿兵哥踩單車, 可以連泊車的支架不用回位便踩(右), 果然利害.
乘公車返回金沙鎮的沙尾站, 當地人生活1優閒, 到金門, 今天是第九天, 發覺商舖的營業時間, 每天都是3-8小時內便關門休息, 明天繼續, 下一站, 往碧山.
在沙尾站內小休及看看旅遊中心張貼的資料.
70分鐘過後, 乘上往碧山的公車.
沙尾往碧山, 車費是兩段票(車票是即時打印票), 共24個前總統像(每段是12元)
從總站到碧山, 只有我一名乘客, 24元包整輛公車, 非常超值(魯迅筆下的"亞Q", 又上了我身 :) , 還有這公車的司機, 還教我在碧山那個站下車及如何走往風力發電機, 因碧山共有兩個公車站.
到達碧山站, 下車.
古厝.
古洋樓.
還有一間被殺校的學校(結業).
入學校內參觀.
有攝影展..
全是辣妹照(台灣人稱辣妹, 類似強國人的稱的MM, 港人稱的靚女, 這種稱呼就是文化差異, 不是香港官員口中所說, 隨處小解, 亂拋垃圾, 吐痰及喧嘩的文化差異).
參觀完辣妹的照片後, 繼續走往風力發電機的海灘
途經一處正在拍攝民國的國共內戰時的電影(回程路過, 他們已先離開, 看到四周的電影佈景猜想出來的答案), 當工作人員看到我身上的器材及向他們拍攝, 馬上有禮貌地跟我說, 不能拍攝, 只好尊重他們及說聲對不起便繼續往風力發電機走.
走往碧山風力發電機的海灘, 要走這段小路, 如不是有那位公車司機及在學校攝影展的的工作人員的指引, 一般遊人是找不到這小路及不敢行走這些小路.
走了一小段小路後, 看到今天要看的風力發電機就在眼前, 我的目的是往海灘從另一個角度觀看.
繼續沿小路走.
走到這裡是水泥路, 由落車的公車站, 走到海灘約1.9公里.
影張路過此地的標準相.
回望走過的足印.
這個電錶有問題, 看不到發電量.
走到海灘前, 有一個頗大的廢棄碉堡.
到達海灘, 還看見在金門各個海灘都有的反登陸樁.
我終於到達碧山的風力發電站的海灘, 這個海灣在金門地圖上, 標示是"許白灣".
海灘遠處崖頭, 還有雷達站, 在旅遊地圖上, 雷達站旁有一個觀景台, 看來是開放給遊人遊覽, 過幾天會去它後面的"復國墩", 那邊同樣是開放給遊人遊覽, 同樣是有觀景台, 觀海, 看浪, 聽濤及四周風景, 這裡也是, 真是一流的景觀.
這時沙灘清潔隊到來.
觀浪聽濤時, 還可遠眺大陸的泉州市.
差點忘記影張到此一遊的標準相.
這個風力發電機, 外型看似在南丫島上的風力發電機一模一樣, 是不是同一間生產商呢..???
不同光圈組合, 有不同的效果.
還有這個碉堡, 沒有入去, 但點都要影張到此一看的標準相.
在碉堡外的岩石上, 佈滿反登陸的軍事裝置, 現時各處像這樣的反登陸裝置, 因遊人太多, 為遊人安全, 已把玻璃移除, 只留下一堆堆的水泥.
能在如此靚風景的地方午餐, 真是不枉此行, 每天午餐後, 都把垃圾帶回酒店拋棄在分類的垃圾袋內, 在街上, 垃圾箱很少, 只有在三個公車總站及少量的旅遊景點可找到, 今天午餐, 還是三個菜肉包及兩包咖啡.
這時有幾個人來拍攝風力發電機.
Zoom In再看清楚, 他用的腳架, 看來是電影公司或電視台經常用的腳架, 看來是專業人仕, 三腳架上的器材, 看似是肩托式的攝錄機.
還是看看大自然那位雕刻師的傑作, 這位在沙上雕刻的雕刻師是.....登登登登...他的大名是"海風".;
向大海打招呼..
這裡的風景, 真是不看不厭.
還看見對岸泉州市的貨櫃碼頭.
除了看海, 聽浪, 觀濤, 還可賞石, 如不是要因時間乘公車, 真係看完黃昏的景色才離開.
離開海灘後回望.
沿來時的路走回碧山, 途經一個牧牛場(往海灘時沒有停下來影牛, 回程可影到夠),
除了食草外, 還有飼料, 類似我們走進茶餐廳, 有A餐或B餐選擇.
還有小牛.
回望大風車.
寫上"台電"(台灣電力公司).
在另一處的農地上, 這頭牛有繩綁起來, 不像那個牧場的牛自由地隨處走動, 真是同牛不同命,
返回剛才的小路, 走返碧山聚落.
楓香林, 暫定在金門最後的一兩天前往, 希望能看到大片紅葉的楓香林, 據金門國家公園網頁資料, 楓香林面積有六公頃, 全是種植楓香樹.
返到碧山聚落.
途經剛才拍電影的現場.
拍電影的場地, 是旅遊景點"武功衍派", 牆上的字, 看來是佈景..
碧山公車站的旅遊資料, 可惜被電影公司租下, 遊人暫時不能入內.
白粉字很新, 看來同時佈景.
武功衍派的屋頂, 有中華民國旗, 看來是配合電影劇情的佈景.
古洋樓下有三隻......
獅頭鵝...
回到碧山公車站, 還有20分鐘有公車返金湖鎮的山外車站,
碧山公車站的旅遊資料, 陳氏聚落的聚落=村莊.
剛才經過, 拍電影的建築物.
乘搭公車往山外車站, 公車上的小學生非常友善, 與我這個異鄉人嬉戲, 可能金門人沒有香港家長那份"界心", 香港的父母, 教導小孩是不要與陌生人接觸, 金門的小學生是沒有所謂校車這種事物, 公車站亦設在校園門口, 由老師在校園前的公車站接送上落公車.
非常有童真的金門小孩.
公車的座椅套是迷彩布料, 這輛是軍用巴士??, 但玻璃上的字有"公共"兩字.
回到山外車站, 還有約50分鐘有公車回金城, 時間尚早, 可四處走走.
金湖鎮警局.
警察機車(機車=電單車).
Police個招牌好型..
警車.
警局還向民眾開放, 方便民眾的項目, 全部列出, 不知香港的警局, 有沒有這些免費服務呢..??(最高圓型的標誌, 是金門縣徽).
途經街市.
途經一過向民眾售賣飲用水的"加水屋", 又幾似加油站..哈哈 !!
還是卡通化的售水機
最貴是這種水, 40個大洋有20公升.
海產豐富, 距離這裡約1.5公里, 有一個名為"金湖漁港"(漁港, 不是香港食海鮮的漁港, 是真真正正漁船泊岸把魚獲運上岸的港口).
這些景致, 有些日本Feel.
這個迴旋處, 豎立先總統蔣中正先生的銅像.
在旁還有一幅荒廢的土地, 在夕陽下, 野草全是金黃..
夕陽下的先總統蔣中正先生的銅像剪影.
往金湖鎮中心走.
途經一處名為 - 國軍退除役官兵的服務署(退除役=解甲歸田)
17:25, 返到山外車站.
這班3號線返金城是最直接, 最快, 不用兜入各處的村莊, 如想乘公車四處看看的遊車河, 不要乘座, 這裡返金城, 只需約20-25分鐘車程, 兩段票, 24元到金城總站.
返到金城總站, 四處遊蕩, 今晚晚餐食乜好呢......
西餅, 麵包,....No, No, No..
鹽水雞....No. No. No.
金門跟台灣一樣, 民眾要把垃圾分類, 聽到類似香港的雪糕車的音樂聲, 各自把分類後的垃圾, 放上不同垃圾的垃圾車上, 垃圾收集要附費, 要買政府膠袋.
店內的職員, 看到我在櫥窗外拍攝, 跟我說, 可入店內拍攝, 看來又是文化差異, 在香港, 攪攪震, 無幫襯, 連你的祖宗都問候...
炮彈鋼刀專門店.
店員還說相片中是金門炮彈鋼刀的始創人, 其他店舖是跟風或影射的店舖.
走到這裡, 被他的告示吸引.
透過門外的玻璃, 看到餐牌及價錢, 不貴, 入去試試.
點了"沙朗牛扒", 120個大洋(沙朗, 看來應是Sirloin Steak, 香港叫西冷扒).
餐湯是粟米忌廉湯(比較稀), 還有果漿開水的果汁, 全是免費及任飲, 是自助型式, 包括刀叉及調味料都是自己取用.
沙朗牛排, 配菜有雜菜及煎蛋, 還有不是薯條, 是白面條, 果然夠地道風味.
牛排幾好味, 不錯.
餐後, 途經一間槍店..
全是汽槍及電動搶, 用BB彈, 看價錢, 比旺角近廣華醫院一帶的槍店貴.
返到酒店, 今天不是太累, 徒步路程約5公里及候車時間過長.
今天行程到此結束, 明天是在金門的第10天, 去邊好呢, 手機裡還有數條路線未走, 看完天氣在決定..